还有粤语词语“掟煲”,意思是“分手”,可能是“打煲”的古音,意思是吵架动手了,把煲都打烂了,饭都煮不了了,就是过不下去,要分手了。因为粤语“打煲”保留古音,而“打”今音为“da”,所以广东人找不到与之对应读音的字,借“掟”音。
但“掟”本义是用手按压物体,后来出现挥张和扔的意思,我估计是张,掷,掟古音都类似,张声母tr,郑掷声母dr,掟声母d发音舌位都差不多,韵母也比较相似,所以就混用,通假。(见视频读音)视频中,掟的古音更像广西白话“掟”(意思正是固定物体)的发音。“郑”的古音很像广东人的“掟”,就是扔的意思,本字应该是“掷”,发“郑”音。上古音的掟、郑、掷的拟音更相似(见图最末尾)。
通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