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吵得这么热闹!我也有说上两句的欲望了。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敬请拍砖头!呵呵。
家长们纠缠的第一个问题:考让附中,根据教育局的规定,如果去附中交了学费就失去了廉中的抽签资格,到底是交费好,还是不交费好呢?
我个人的观点是:合师附中教学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近三年A+率都超越廉中。虽然不能就此就说附中比廉中好,但最起码也说明附中不比廉中差,是一所和廉中一样优质的学校。附中与廉中比唯一不同的是廉中是公办,不收费,附中是私立要收费,三年下来要比廉中多15000的学费。是为省15000拿小孩的前途命运冒险?还是多出15000买保险? 呵呵
拿小孩子的前途命运去赌15000!赌赢了,省15000,赌输了小孩会怪你一辈子!值得吗? 如果考上了附中不读,抽签廉中不中!最后所有的亲戚朋友,街坊邻里都知道你为省15000把小孩送到了二中,那不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
过几年我的小孩也将要上初中,我的策略是:先考附中,考不上附中再抽签廉中!双保险! 如果两所都不上,那我做家长的也算尽力了,小孩子怪不了我们们做家长的。 要怪只能怪他学习不努力考不上附中,要怪只能怪他拜祖宗时不卖力,超过50%的中签率他都抽不中!
家长们意见比较集中的第二个问题是:教育局取消附中录取生的电脑排名是否合法的,是否是剥夺了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个问题,初一看,感觉好象是损害了家长的利益,剥夺了学生的权利!但细细研究,发现这是个关系到个人诚信、弱势学校的保护和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问题。
如果家长选择了附中,又去抽签廉中、一中,让人感觉家长有一种“一脚踏两船”式恋爱的味道。
“一脚踏两船”式恋爱是否值得肯定呢?你想,如果一个男的同时与两个女的谈恋爱,谈了几年后,女的快奔三了,都人老珠黄了,才发现男的是三心两意的家伙,那时后悔了,来不及了,因为青春已过。同龄的男人已经结婚,年少的小弟弟又不会看上大姐姐,那时只有通过亲戚朋友、热心同事到处去打听,哪里有中年离异,哪里有死了老婆的老男人了。受害者的悲凉结局不言而喻!
“一脚踏两船”式恋爱,不犯法,但缺德!
你想,如果附中招了400人,起码有近一半指标是廉中、一中片区的吧?抽签中签率暂按百分之五十算,抽签后,跑了几十人,那附中精心为学生购买的资料,为学生按排的教室,为学生准备的课桌。。。。感觉学生的不诚信流动,会给附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附中受的冲击会小一些,因为有大把的人想读附中,附中会通过补录把人数补齐。
受冲击最大的是弱势学校一中、二中、四中!抽签后,本以为有400人到校注册(假设),精心准备了400套的课本、400套的课桌、教育400学生的师资队伍。。。。。结果一开学,发现学生中有一部份通过关系流动到了廉中、通过考试进入了附中。三个学校一下就就少了几百人。那原准备的课本是否浪费了?原准备的课桌、原准备的师资力量。。。。弱势学校受到的伤害、教育资源的浪费不言而喻!
如果何才能做到这学生的有序流动,保护好弱势的学校,做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呢?
教育局采取了以下的措施(途听道说,不一定完全正确):
(1) 推荐去廉中、一中的200优等生,不能再报考附中,如果你想到附中就读,就不要占用宝贵的推荐名额。
(2) 考上了附中,如果你想到附中就读,到附中交了费,教育局将取消附中录取生的电脑排名资格。
(3) 电脑排名后,将不再允许学生择校。抽签到廉中的,你就到廉中就读,抽签到二中的就到二中就读。
我感觉教育局的这样做法,既能防止了家长“一脚踏两船”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又减少了学生的无序流动,做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了弱势的学校。
其实跳出自狭隘的个人主义,站到全局的高度看问题,你就会发现教育局今年是做法是一种进步!是正确的。
但为了防止家长们的误解,建议将“教育局将取消附中录取生的电脑排名”改为:附中录取学生时,与家长签定诚信协议,如果你主动放弃抽签到廉中、一中的资格,那附中就录取你,如果你看不起附中,不是诚心诚意到附中就读,那你就不要来忽悠附中,不要给附中添乱。附中应该有点骨气!只录取那些热爱附中!诚心诚意到附中读书的学生。主动抛弃那些“一脚踏两船”的家长,主动抛弃那些一边骂附中, 一边往附中里挤的不诚信考生。
呵呵,不好意思,语言有点过激了。我只是对“如虎们”一边骂附中,一边抢占别人进附中的指标来气而以。
第三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如果如虎还年青,正在谈恋爱。他的恋爱对象正好是我的亲戚朋友时,我会偷偷的对她说:如虎在骨子里就认为“一脚踏两船”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你要小心哦!当他结婚后,你已人老珠黄,只能在中年离异或死了老婆的老男人中挑选时,他是不会内疚,不会对你说对不起的,因为他认为他自己聪明,他的“一脚踏两船”最终选到了最合适他的对象。是你相信他爱你,是你自己笨而以。
呵呵,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