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纸上的“问题清单”真正落地为惠民的“实效清单”?常乐镇人大给出了响亮的答案:将精准监督深度贯穿民生诉求办理的全过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见行见效,让群众呼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紧扣基层党建“十个一”要求,常乐镇人大始终将“监督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的基准线。他们不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而是主动靠前、深度介入,从诉求响应的“第一公里”到问题解决的“最后一米”,再到成效检验的“回头看”,全过程参与、全流程监督、全方位助推,确保每一项民生关切都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监督“一呼即应”,让民声掷地回响。12345热线和网格工单是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更是监督的关键平台。常乐镇人大将监督焦点牢牢锁定在领导干部“探究式”调研的“真听实访”上。当居民反映自家的瓦片屋顶因邻居建房泥浆掉落堵住排水口,导致屋顶漏水,希望相关部门核实并协调解决,镇人大不仅将监督的目光聚焦在镇领导现场办公的“马上办”速度上,更关注问题处理的最终落实上。在回头检查中,人大代表杨承忠主动上门,细看天花板,亲耳听反馈。“镇领导来过了,当时建议我自己找人修好屋顶,由邻居承担费用,以后漏水与邻居无关,现在我屋顶修好了,邻居也已经支付费用了,漏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
嵌入“不满意工单”,打通堵点提质效。面对难办及群众不满意的工单,常乐镇人大不回避、不推诿,主动融入处置核心环节。组织人大代表深度参与疑难工单的审核研判,尤其针对年代久远、成因复杂的诉求,人大代表既深入群众收集意见,又到现场监督协调。曾有一起因2014 年村里修路引发的纠纷:当时因诉求人与邻居存在矛盾,导致其门前道路未能修缮,进而引发诉求人与施工方长达 11 年的经济纠纷。人大代表受邀全程参与现场办公会,既协助梳理诉求、探寻最优解决方案,又保障方案制定的公开透明,最终促成施工方与诉求者达成一致,圆满解决了这一积案。 人大代表曾国银和镇干部入户处理群众修理经济纠纷问题 下一步,常乐镇人大将继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聚焦群众的最关切问题,以更精准、更有力的监督,推动民生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让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件诉求的圆满解决中,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人大监督的护航下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合浦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