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
序章·海丝佛缘
时间:南北朝时期
地点:天竺海岸、南海波涛
场景:海上丝路风帆猎猎,达摩袈裟飘扬,手持锡杖立于船头。
(幕后合唱:【平词】)
万里沧溟渡佛光,袈裟一卷压风浪。
菩提心种海丝路,为破人间魍魉猖。
达摩(抚须望海,唱【花腔】):
天竺云烟身后远,东土苍生待法航。
三年颠簸波涛险,只愿心灯照八荒。
(白)徒儿,前方是何地界?
弟子(合掌):师父,已至合浦灵觉寺,听闻此地有妖邪作乱!
第一场·古刹惊妖
时间:达摩抵达灵觉寺当夜
地点:灵觉寺(今东山寺)禅房
场景:古刹幽深,烛火摇曳,白虎啸声隐隐。
主持(颤声念经,忽见达摩入,急迎):
祖师慈悲!寺中镇日惶惶,皆因北海银滩白虎精猖狂!
(唱【火攻】)
千年白虎化妖形,噬人骨血乱苍生。
夜夜听经逞凶焰,老衲无能愧佛灯!
达摩(闭目拈珠,声若洪钟):
妖邪惑世,佛法岂容?取笔墨来!
(挥毫泼墨,画无眼青龙,唱【阴司腔】)
一笔鳞甲藏风雷,二笔龙须卷云回。
独留双目待点睛,神墨一滴破劫灰!
(白)主持切记!虎精现身时,方可用此"变睛神墨"点睛,青龙自当降妖!
主持(捧墨瓶如捧佛骨,唱【彩腔】):
画龙点睛古传言,今见祖师显真玄。
法宝深藏经阁内,定教妖邪化飞烟!
第二场·暗潮潜伏
时间:达摩离去两年后
地点:灵觉寺庭院
场景:桂圆树亭亭如盖,果穗垂金,主持树下品果。
主持(拈桂圆吟咏,唱【对板】):
圆果莹莹似佛珠,甘滋润得禅心舒。
(忽掷笔)墨尽诗残兴未尽,白弟子速取墨来!
白弟子(低眉顺目,眼底暗藏阴鸷):
弟子这便去取。(入经阁窃笑)老秃驴,你当我是谁?
(袖中利爪隐现,唱【鬼腔】)
两年茹素藏獠牙,今日终得毁法宝!
(取"变睛神墨"疾步而出)
主持(见墨瓶惊骇):
错矣!此乃降魔法器,速速换——
(话音未落,白弟子猛砸墨瓶,桂圆树骤吸墨汁!)
白弟子(褪去人皮化虎形,狂笑震瓦):
哈哈哈!达摩老儿算尽天机,却算不到我毁墨在今朝!
(唱【快板】)
利爪撕破袈裟碎,虎啸震落佛前幡!
今日饱餐和尚肉,明日银滩血浪翻!
第三场·龙睛破劫
地点:灵觉寺庭院、北海银滩
场景:桂圆果泛墨绿幽光,青龙图卷震动欲飞。
主持(跌坐树根,合掌疾呼):
达摩祖师!老衲愧对重托啊——
(忽见两颗桂圆飞入画卷,惊雷乍起!)
幕后合唱:【仙腔】
墨染龙睛破画来,云从风涌撼九垓!
青龙一怒山河颤,五爪擒妖镇祸灾!
青龙(腾空现形,龙吟裂云):
孽畜!佛前听经两载,竟未化去半分戾气!
(龙尾扫塌山石,虎头坠入银滩,唱【高腔】)
留你首级示沧海,邪魄永镇白虎台!
(化作青山巍巍,云雾缭绕如龙息)
百姓(携香烛涌上青山岭,唱【渔歌】):
九月登高望海平,龙眼累累护合浦。
丝路千帆传正义,佛法妖邪自分明!
尾声·龙眼千秋
时间:当代
地点:合浦青山岭、东山寺
场景:达摩金身宝相庄严,桂圆树更名"龙眼树",果如墨瞳。
老翁(指碑文对孩童):
娃儿可知?这龙眼本是达摩泪,青龙魂,白虎魄,海丝路上写传奇!
孩童(剥龙眼嬉笑):
爷爷骗人!龙眼明明甜如蜜!
幕后合唱:【平词】尾声
甜是人间善果香,苦为当年劫波长。
海丝魂铸龙眼魄,光明永照邪难藏!
(幕落·佛钟长鸣)
剧终
注:
1. 海丝元素:以达摩东渡勾连海上丝路,合浦港商船往来、桂圆作"正义之果"随海船远播。
2. 龙眼寓意:墨汁点睛化"桂圆"为"龙眼",喻佛法点化人心;果肉白润、内核如瞳,象征"外柔内刚,邪不掩正"。
3. 黄梅戏特色:融入合浦渔歌调式,白虎精变脸用"鬼步",青龙现世时以水袖拟龙形,桂圆树由旦角执金叶道具翩舞。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