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国保)
合浦古墓群主要集中在合浦县城东南近郊。东西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总面积约60多平方公里。有汉至清各代的墓葬,而以汉墓为主。汉墓结构以砖室居多,土坑较少。经勘探树标的汉墓有一千多座。现存地面汉墓封土堆最大的底径达70米、高7米,一般的底径为20至50米,高3至5米。自1972年以来,因开发建设而发掘清理的汉墓有数百座,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石器、金银器等文物愈万件。其中出土的玛瑙、水晶、琥珀等饰物,是波斯、印度等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而输入的。这些出土文物,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我仅仅参观了位于汉墓博物馆内有复原的一号、二号汉墓。其中二号汉墓是合浦汉墓挖掘考古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墓葬,为夫妇双人墓、考古编号为“凸鬼岭”M8号,发掘时间是1999年4月7日,断代为东汉初年。该墓葬拟按原状予以修复,地面以上则修建仿汉屋舍作保护棚。进入二号汉墓陈列室,除感受到墓室结构之严整精致之外,还会被其等级严格、男女有别的规格所吸引。按照男尊女卑的观念,墓室也是按男左女右排列,男墓室比女墓室宽大,更明显的是,男墓室的墓道长11米,而女墓室的墓道只有9米。墓室结构有卧室、客房、收藏室(厕所)、走廊,就像是一套一房一厅一厨一卫的套间,由此可想知汉代民居的格式。
从汉墓分布示意图上看,博物馆周边可以说遍地都是汉墓的封土堆,可我刻意转了几圈,也没看出个什么端详来。国保碑也是久寻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