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书院旧址(明-清,县保)
海门书院是廉州现存最老的书院。现在也只剩下一栋房子和石柱旁的那两块清碑了。
海门书院位西门江边海角亭旁,其前身是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创办的“还珠书院”,后又称“海天书院”。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廉州府知府施世骥建于府城外西南砥柱矶,五十九年知府徐成栋增建,置有学田。乾隆十六年(1751年)知府杨枝华把仅有院租充公,于是书院废止。十八年知府周硕勋改建,名“海门”,合浦知县廖佑龄前后拨上下乡南山等处田租作童生伙食费,拔冠头岭网地箔地租为掌教薪水银。
此后,又先后经过嘉庆、道光、光绪间的多次重修、改建扩建,加建漾江轩、浮碧榭亭、凝碧轩、奎文阁、讲堂及后座,增建两廊房舍,左右各9间,头门3间。左厨房、右小房各1间,前楼讲堂,堂下左右学舍各3间。建卷棚下左、右学舍各3间,3间卷棚接奎文阁,阁左、右厨房各1间,阁下右学舍3间,下建登龙场,外为头门3间,门外环短墙。又增加田租钱谷以助书院经费,并加正附课额。海门书院建成后一直是廉州府的“重点学校”。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科举结束,海门书院改为廉州中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