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极为崇文重教的族群,常常以那些英雄彦才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成为有用之才。璋嘉山川毓秀,人杰地灵。璋嘉陈姓始祖八世祖陈其鼐临终前嘱咐:“(要求)子孙一则和睦乡里,二则尊敬长上,三则敬奉老母,四则孝顺兄弟”其子孙后代秉承这种忠孝仁义、耕读传家的传统,艰苦兴业、勤奋好学,一直以来人才辈出。陈铭枢是璋嘉村历史上最耀眼的一位人物。
据《辞海》和《合浦县志》记载:陈铭枢(1889-1965),字真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京沪卫戍司令、右翼集团军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中央交通部长、中央行政院副院长和代院长。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其率领的第十师时有“铁军”之称,战功卓著。“九·一八”事变后,任京沪卫戍司令,力主抗日,1932年指挥麾下的十九路军进行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发动和领导福建事变。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当年淞沪抗战前的1月21日,蔡廷锴问陈铭枢道:“万一敌人向我军侵犯,我军如何动作?”陈铭枢断然回答道:“当然不客气,武力抵抗!”(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蔡廷锴自传(上)》)陈铭枢不向暴敌低头,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璋嘉村有名的人物还有两广总督陈均义,武功将军陈才业,师长陈克强,民国合浦县长陈介卿。
陈克强(1909~1981)又名锦君,璋嘉人,中央军校第七期步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历任第十九路军排长,参谋,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少校参谋,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学生总队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十二集团军独立第九旅参谋长,团长,第六十二军一五八师副师长,少将师长,广肇师管区少将司令。1943年因桂柳战役失利遭撤职。1945年后任陆军总部第三补给区司令部少将参谋长,粤桂南第二“清剿”区少将副指挥官,1949年到台湾,递补为“国民大会”代表。1981年5月22日在台北逝世。
武功将军陈才业。陈才业,被任为游击广东琼州镇右管都司加二级武功将军,其夫人封为二品夫人。小时候,我们到山上砍柴或到坡地劳动,都会经过一处“封诰碑”,这个“封诰碑”就是陈才业夫人的“封诰碑”。明、
清时期,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称为“封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妾沾封诰有何功。”《红楼梦》第五三回:“次日由贾母有封诰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众人进宫朝贺行礼。”
民国期间合浦县县长陈介卿,也曾做过合浦五中的校长,公馆中学时称五中。 陈鸿才。他原是国军的一个团长,一次战斗中围剿一个山寨,得到大量的金银珠宝,于是弃官不做,回到璋嘉做大地主。据老一辈的人称,大廉垌(公馆)和六湖垌(曲樟)的绝大部份田地都是他家的,他经常骑着高头大马到处收租。公馆公社旧址是他家的家产,当年陈铭枢先生创建文治书院时他也捐了不少钱。 其他还有钦廉禁烟局局长陈希徐以及陈梯云、陈铭达等为中将、少将,璋嘉真是为国争光人才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