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其实,植树节存在的更多意义是宣扬环保意识,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
在植树节到来的时候,不管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密林中,还是身处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我们都可以了解一些关于保护森林、森林防火以及森林灭火的相关知识,注意保护森林系统的多样性。
无论是去郊外种树植绿,或者在自家阳台上添置几盆花草,只要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就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母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节约用纸 纸是用树做的,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树木,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无意识的在浪费纸张,写错的纸还有大片空白就废弃了,纸巾只用了一部分就扔了,洗手间用纸很多很多等等,这些都是无意识中造成的很多浪费。
2.不去摘花、折枝 春天到了,很多人都去户外踏青,经常有人看到好看的花就摘一朵,看到有趣的树枝就折一枝,这些都是伤害树木的行为。
3.不乱扔垃圾 有些人在户外游玩,带的大量的零食和水,但是这些零食的包装和饮料的包装却随手扔在一边,一些包装在自然环境很难降解,并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4.减少白色污染 我们都知道,塑料袋品包装是不可降解的。当我们外出购物,可以准备一个购物袋,用此来代替塑料袋。如果只能用塑料袋时,请不要随意乱扔塑料袋,以免导致一些动物误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