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热点] 从山口到曲樟——带你领略“创特”下合浦特色乡村的巨变与风采(图)

  [复制链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近年来,合浦县紧抓历史机遇,以“汉郡合浦、海丝明珠”为主题,主打“汉韵古城、海丝首港、客家水乡、滨海养生”四张特色品牌,举全县之力,开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活动,全力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旅游进入了赶超发展的“快车道”。2017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3.19万人次,增长126.23%;实现旅游总收入67.6亿元,增长124.39%。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91.06万人次,同比增长55.51%;实现旅游总消费65.72亿元,同比增长26.36%。

    11月13日,合浦县举办“汉郡合浦 海丝明珠 走进合浦特色乡村”为主题的媒体采风活动。这次活动通过展示合浦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大力宣传合浦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的新成效,展现合浦创建特色旅游名县的迷人风采。当天,各媒体先后来到山口镇河面石子岭村、永安村和曲樟乡璋嘉村、曲木村等特色乡村进行采风,全面了解、感受当地丰富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
IMG_689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6 显示全部楼层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石子岭村位于合浦县山口镇河面村委会,又称石仔岭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咸丰五年,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由十四世祖刘恒心公从合浦县山口镇河面村委上京村分迁居至石仔岭村,十五世祖刘成琳公在此买田置地,聚居繁衍生息。从清朝到民国,经济发展稳定,拥有钱庄、油行、布行、私塾。石仔岭村之名沿用至90年代后改为石岭村,现居住有40多户,420多人。
    自清到民国,当地经济发展稳定,拥有钱庄、油行、布行、私塾等。2017年12月,该村入选第三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IMG_6892.jpg
IMG_6893.jpg

IMG_68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石子岭村整体坐西向东,依山傍水,四面环林,自然环境优美。村内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物30多座,祠堂1座,清代客家围城1座,清代民居1座,民国初民居3座,并有古井、古树等,乡村风貌古风浓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口木偶戏在此进行定期展演。 IMG_6907.jpg
IMG_6928.jpg

IMG_6938.jpg
IMG_69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村内现有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一个,内设钓鱼场6000平方米、游泳池3.5亩、烧烤场100平方米,交通、餐饮、住宿均较为便利。村内有醒狮表演、祭祀仪式、传统客家婚礼等民俗活动。当地盛产荔枝木、龙眼木、青竹等林木以及水稻、青枣、红江橙、柑橘等农产品,并有扣猪什、糍粑、粽子、年糕、扣肉等传统美食小吃。
IMG_6943.jpg
IMG_6955.jpg
IMG_69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山口镇永安村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年历史,素有“永安古城”之称。村内保留着古城城墙残迹、文衙门遗址、武衙门遗址、永安大井等7处古迹;城隍庙、南堂、北堂、孔子庙、北极殿、关圣殿、天后宫、大王庙等9座古庙;大士阁、古炮楼、黄家大围屋、吴家大院等8幢古建筑。
   此外,“永安古城”是北部湾地区仅存的明代抗倭海防军事城池,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41456平方米,墙基宽5.2米,红土夯筑,现留存有基本清晰的古城城廓。
IMG_6962.jpg
IMG_6963.jpg

IMG_6967.jpg
IMG_69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其中,大士阁作为永安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和建筑之一,向来为人所熟知。
    大士阁俗称“四牌楼”,是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合浦县保存最长久的一座古建筑物,也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16年,大士阁经过重新修缮后,再次对外开放。

IMG_6984.jpg



    大士阁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234平方米,为亭阁式结构,六进三开间,前后两座相连,中间无天井相隔,前座为九檩无廊木结构,后座为十一檩无廊木结构,立面分为上、下两座,内部平面结构是统一的整体。整个建筑以后座的三进四柱厅为中心。木架构采用穿斗式结合抬梁式,作榫卯连接,以穿枋纵横穿联各柱,练成一个完整的构架。全阁共有36根木柱、72条枋,木柱下垫莲瓣石础。
IMG_7008.jpg


    阁顶饰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雕塑。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时期的遗风,整个建筑布局合理、协调、浑然一体,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
IMG_699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永安孔子文庙,又名孔子庙,位于永安村委永安小学校园内。
    据了解,永安文庙始建于民国初年,座北向南,为三进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大殿面阔三间,灰裹垄瓦面,两庑仍具清代建筑遗风,是合浦县保存、修复较好的文庙。
    此外,永安村内还有一棵已生长了500年的永安箭毒木树,俗称:“见血封喉”树。相传明代时期,驻守永安海防的士兵在交战中,就是用该树的汁液淬毒于箭头,以此来作为杀伤武器固守城防。
IMG_7043.jpg
IMG_7045.jpg

IMG_7036.jpg
IMG_70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曲樟乡璋嘉村位于六湖水库上游、大廉山下,系三县交界之地,因村子形状像古代礼器“圭璋”而得名。村内有陈铭枢故居、大廉山、六湖秀水、三座大型客家土围城、北海最大的输水隧道璋嘉隧洞、千年古樟树、陈氏宗祠、新福楼农家乐、老君庙等景点。2015年,璋嘉村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村中的陈氏宗祠是北海地区最古老、最大、保护最好的祠堂建筑,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嘉庆年间,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加建,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IMG_7069.jpg
IMG_7070.jpg

IMG_7077.jpg
IMG_708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璋嘉村也是抗日名将陈铭枢的家乡。村内的陈铭枢故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铭枢(1889~1965)早年投笔从戎,先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了辛亥革命、讨袁之役、护法运动等,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19路军是陈铭枢训练出来的一支劲旅,“一·二八”淞沪抗战,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以及19路军和第5军将士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所作出的英雄业绩和英勇牺牲,永垂史册,陈铭枢自始至终参与发动、组织、指挥了这场战役,功不可没。 IMG_5493.jpg
IMG_5445.jpg

IMG_540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11-14 09: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曲樟客家土围屋位于曲樟乡政府东北约200米处,分新老两座连体城楼,新城占地9233平方米,老城占地8111平方米,城墙高11米、9米、12米不等,城楼外围周长1200米,整座围城的四周均用夯土高墙围合,整体布局由两个长方形平面组合构成,属方形客家围屋类型。

    围屋墙体厚度为0.9米,由黄泥、石灰、河沙、糯米和红糖按配比夯筑而成,刀枪不入,常规炮火难摧。墙体遍布射击孔,四至分置碉楼,内部以宗祠建筑为核心,布置有平房、粮库、晒场、影壁、水井、厕所等。城堡四个楼角和城门上设置有雕楼,雕楼之间有通道相连。城堡内存有瓦当、莲花托梁。现存建筑大多保持原貌。是北部湾地区一处不可多得的夯土建筑物、及传统泥砖建筑物的文物样本。2017年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IMG_7230.jpg IMG_7238.jpg

IMG_7233.jpg

IMG_72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