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水:
这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鲁迅先生的名言,它指出了凡是可怜的成年人都有其自己的主观原因。这样的名言,用多几次又如何?
就像这位可怜的流浪婆,如果她少年时努力读书了、青年时努力学艺了、中年时努力挣钱养育儿女了,到老年时又哪会有这样的凄凉可怜?
评价这种现象,还有一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谚语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这种可怜之人,国家都有兜底的政策——低保。如果这位流浪婆精神正常,完全可以到她户口所在地的村委或社区申请低保。如果没有住宿的地方,也完全可以入住敬老院。她自己不会,她的亲戚、邻居也总有人知道这个政策的吧?但遗憾的是,她不肯让政府兜底,自己跑出去流浪,这不是她的可恨之处又是什么?  呵呵,我念过小学,知道鲁迅说过这句话,谢谢!另外,你不觉你说的“成年人”跟我说的“正常人”是一个意思么?所以啊,你不是咋自己脚么?遗弃老人和孩子的禽兽我相信你没少在我网上看到类似的新闻吧?!用名言,只要有力,不是名言又怎么?“真理是用来打破的”我这名言比你那名言老吧?哎呀,非常牛逼啊,名人说的!可讽刺的是说这话的人是地心说的拥护者!还有,针对你说的什么国家低保政策,我说过“一般人到了这年纪还有多少是懂得有这些个社会福利并能通过正确途径申请进去? | ”亲戚邻居,我不说别的,你帮过你身边的邻居办过这种事么?现代社会,人和人的关系,我相信赵先生比我清楚吧?
最后,别人跑出去流浪,对我来所并没有什么可恨。你这样整天恨来恨去,累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