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跨海大桥项目海洋环评第一次公示 2014-09-17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铁路建设办公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实施)的要求,现就“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跨海大桥项目”概况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情况第一次公示如下: |
建设地点: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铁山港双线特大桥跨越铁山港海湾,桥梁东侧起于铁山港湾西岸的禾塘岭附近海域(滩涂),沿东西向于渝湛高速跨海大桥北侧跨越铁山港湾,西端终于铁山港湾东岸的下底村海域(滩涂)。地理位置见附图。 |
工程概况: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交界的南部沿海地区,途经广西自治区区北海市合浦县、银海区、铁山港区,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遂溪县。铁山港双线特大桥跨越铁山港海湾,桥梁东侧起于铁山港湾西岸的禾塘岭附近海域(滩涂),沿东西向于渝湛高速跨海大桥北侧跨越铁山港湾,西端终于铁山港湾东岸的下底村海域(滩涂)。跨海桥梁用海面积为16.4438公顷。铁山港双线特大桥桥梁范围为CK39+327~K45+066,桥梁全长为5760.7m,中心里程CK41+175,孔跨形式:4×32+2×24+3×32+(44+72+44)连续梁+1×24+38×32+(40+3×56+40)连续梁+116×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其中桥梁用海段长约5.1km,桥梁宽度为11.9m(双向轨道)。共设计有174个桥墩,其中2#~155#共154个桥墩位于海域范围内,其余桥墩位于陆域范围。全桥采用双线混凝土圆端形桥墩,双线空心桥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主桥桩径φ1.5m,其它墩台采用桩径φ1.25m。全桥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承台采用明挖现场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墩台采用就地浇注混凝土方法施工,梁部集中预制架设。海中墩桩基础采用钢管桩搭设平台方法施工。钢管桩施由履带吊吊装依靠管桩自身重力插入河床覆盖层,沉桩使用履带吊配合振动锤打设。本项目用海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桥墩建设时产生,会造成悬浮物增多,对周围海水、沉积物及生态环境产生短暂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时间短、范围小,这种不利影响较小。铁路运营后影响较小。 |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
评价单位名称: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 |
征求公众对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跨海大桥项目涉海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本次征求范围内。 |
项目资料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发布公告收集公众意见——现状环境质量调查和现场监测——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对策分析综合论证——编制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报告书简本、汇总分析公众意见——提出减缓环境影响建议和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
本项目在本网站共进行两次环评公告,本次为第一次公告,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将在本网站进行第二次环评公告,届时将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内容,请留意。公众可在第二次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①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②电话告知。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