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收割季这两天已接近尾声,一片片良田,从逢人看见都觉得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立马转变为人人厌恶的污染环境、火灾隐患麻烦制造者。从合浦县城搭车走国道至十字上高速的这一段路程,公路两旁凡是有焚烧稻杆的田地,方圆十多公里都能看见空气中悬浮着灰黑色的烟雾,即使在封闭的快巴车舱内仍能闻到焚烧稻杆的焦味。
据说,在以前化肥还短缺的时候,农民都是割荒草晒干加土撒灰当肥料用的。沿袭至今焚烧稻杆,也有人说这也是给土地施肥的一种方法。但是未能两全,焚烧稻杆一方面给土地增加养分,另一方面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污染环境,给人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由于焚烧稻杆后会产生大量浓烟,相当于大气中会飘浮大量的颗粒物质,人吸入后会对眼睛、鼻子和咽喉造成一定损害;二是存在火灾隐患,农田面积一般较为宽广,打理的人数一般较少,且地处地势平坦广阔地带,若火势大遇上风大的天气,谁都不敢保证绝不会发生火灾,而消防车赶到现场需花费一定时间;三是浓烟缭绕,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路和国道附近都是农田,烟雾大的时候能见度低,容易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有人说“想要阻止别人干一件事情,你得先把解决的办法摆出来”,望各位网友参与进来,集思广益也好,“头脑风暴”也好,讨论下稻谷收割后焚烧稻杆这一陋习是否该摒弃,或可以使用别的什么方法代替?
图片拍摄于合浦县城至十字高速路入口路段中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