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合浦县学宫遗址明伦堂

[复制链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6-19 22: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合浦县学宫遗址明伦堂


合浦是历代府州,县治所有,由于行政区域设置的特殊原因,(合浦郡曾辖地包括今广东阳江、新兴、今广西博白、横县、防城、钦州。曾两度辖海南全境),教育事业也很发达,除了大巧若拙量的院之外,府学、县学的设置也是重要的标志,府学是一府的教育行政机构,县学是一县的教育机构,府学是孔庙,县学是学宫。孔庙在今青云;
路北,学宫在青云路南,由于可见当年府学,县学的规模,孔庙府学前有学前街,县学前有学宫街,相隔一里之地,南北呼应,府学孔庙的建筑格局至今保持完整。县学宫却只剩下明化堂了。今人不了解,直把明伦堂当成县学宫全部,或把明伦堂当作县学宫的大成殿,其实都是误解误识。
孔庙作为国家或各级地方的教育机构,由来已久,孔庙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鲁衰公为追掉孔子而建,以后遂成定例。孔庙的建筑规模也日趋成为定制,孔庙也成为各级地方的教育机构所在。孔庙的建筑格局一般是由棂星门、奎文阁、碑亭(廊)、大成门、大成殿、杏坛、崇圣祠,明伦堂组成,根据府学、县学的不同,孔庙的建筑格局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如有的在大成殿后建宋圣祠,有的则在大成殿后建明伦堂。宋圣祠和明伦堂都是教授生徙,讲论对道人伦的场所。不同的是,崇圣祠中以供奉孔子为主,而明伦堂则同时供奉当地的忠烈先贤,因为,明伦堂注重讲经史的同时,也讲究人伦思想的承传,两者是不能湿混为一谈的,合浦的廉州府学的格局属于前者,合浦县学的格局属于后者。
从搜寻史料中得知,合浦县学宫的建筑格局前部分其本与府学宫相同,只是棂星门内没有泮池的设置,这与县学的规格档次有关。也没有奎文阁、碑廊,最大的共别就是县学宫大成殿,后是明伦堂,而府学大成殿后的是崇圣祠。合浦县学宫的基本格局是这样的,棂星门——大成殿——大成    ——明伦堂。合浦县学宫座北向南,明伦堂建于大成殿之后,也就是在最北面。县学宫旁边曾建有武庙一座,与学宫斌相对    立。武庙于1927年初改为戏院后被拆除,县学宫在岁月的冲刷中,也只剩下明伦堂了。
合浦县学宫的明伦堂虽然久经岁月冲刷,但建筑格局依然完好,三间式迥廊建筑布局,殿堂梁架、斗拱、木柱饱浸着历史书的秀和时代烟云,时时的向后人诉说着五百年的沧桑变迁。
合浦县学宫,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主持建设县学宫的是中国历史上以勤政廉洁著名的“不持一珠知府“张岳”。
张岳是福建惠安人,是“泉州三杰”之一。他是明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入仕,先后担任过直谏,南鉴学正,后升任广西提学,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为盐课提举,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为廉州知府。在来廉州府上任的途中,就一路上深入民间“求民     ”明崇祯在《廉州府志》称其任上“凡苛条积   汰而去之”他还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引进吊杆运水技术,广建陂塘水渠,改良农田     溉,据史实记载,廉州知府的水利工程十之八九是张岳任上所建,张岳还扩建府学孔庙,新建县学文庙。由于张岳治廉功绩卓著而升迁广东总督,离开廉州之前,他的夫人请求见一见合浦珍珠是什么样子,他只好从府库中借出来给夫人看后又立即归还。《史志》在记录此事时称“居廉四年,未持一珠”。张岳有一句治政名言:“取良一分,如以针刺民血,吾不忍也”。他离开廉州时,合浦吏民追送不止,他走后,吏合浦民众为他建东西两祠,名“张岳公生祠”又建一惠田碑来纪念他的功德。张岳公生祠,惠田碑虽然湮没了,幸有县学宫明伦为之作证,其高风亮节,功德惠政不下于孟尝,可与海角亭媲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