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九集) 罗国正 (2025年6月) 3299、分清不同本体、主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是 正确的审美、判断首先的关键 罗国正 (2025年6月11日于广州)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句话近百年来响遍全球的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美学界、文艺界,以至政界。重要的原因:这是马克思讲的,讲得很有道理。这是马克思在26岁时写的手稿,写作的具体时是1844年4月至8月。这句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题目是后人整理、发表他的遗稿时加上去的,以下简称为《手稿》)上表述的,并明确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而动物是不会按美的规律去建造的。这《手稿》标志着马克思从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阶段。这《手稿》于1932年首次在苏联出版,最早传入中国是1935年3月。《手稿》的面世,可以说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事件,引起了东西方学术界的轰动,很多不同的派别、学者都加以大量的引用,作出不同的解读和发挥。其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句话在美学、哲学界的关注度和引用率非常之高。为了将马克思这句话有更深刻的认识,人们须知道,他不是单独只说了这句话,而是有整段话,前后意思是有机辩证联系的,马克思是这样说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段话已说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涉及到本能美感与自觉美感的问题,还非常明显地讲出了人的本质特性:自由与创造。 在我的美学思想中的最根本、最高的理念是:在我们的星球里,人、人类是最高的归根结蒂的本体、主体。在人类社会中,大多数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本体、主体是在人、人类这最高、最根本的本体、主体而衍生。如果没有了“人”,一切都无从说起。如果不懂得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思想言行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犯上严重的错误。马克思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句话中,首先讲到的是“人”,就是从最高、最根本的本体、主体开始。人须首先通过生活、体验、学习、感悟认识到相关的美学知识、审美标准、美的规律,积累审美经验等,并将这些内化入本体的内心,成为内在的尺度,成为本体的重要精神组成部分,本体又转换为主体,将“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实践证明这种运用到对象是正确时,主体可将其升华到美学理论,其中包括有总结出“美的规律”。“美学”既是人这主体“建造”出来的客体,又可以作为第二层次的本体、主体而存在,而面对客体。而马克思这话中的“建造”是从广义上指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应包括建设、制造、发明、发现、创造、创作、设计、策划等等,也涉及到很多规律、标准、理念、原则、思路、方法和步骤、实施细则、资源调配、综合评估、平衡、有效运用等等问题。还要确定以哪种理念、原则、标准、实施主体等作为重心力量、视为关键、主导作用等,并配置好相关的辅助条件。马克思在这句话中明智地用了个“也”字,也就是说,人们还有按其它的规律、或准则、理念、思路、方法等来“建造”。事实的确如此。人们可以在现实中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例如:有的人是按照信仰、或某种哲学、或某种思想来建造;有的人是按照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或实用主义的原则来建造;有的人则按行为科学来建造等等等等。也就是说,在马克思26岁的时候,将“美的规律”放在人的“内在尺度”中占据着非常显眼、重要的位置上。 如果人们承认在我们星球里,人、人类是最高、最根本的第一层次本体、主体,那么人类在精神领域里的第二层次的本体、主体就是真、善、美三大体系。真的体系,主要、或基本上是探索、研究、讨论、表述、检验真与假的问题,关注知识的客观性、对真理进行探求,追求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定义。真的体系内有很多个层次的本体、主体。例如哲学、数学、物理学、医学、生物学、行为科学、人体科学、经济学、军事科学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第三层次的精神本体、主体。而经济学、或政治学有的也属于第三、第四层次之间去演绎自己的学说。 善的体系主要、或基本上是研究、讨论、表述善与恶的问题,追求、宣传善,压抑、消除恶,让人们分清善与恶的标准,弃恶从善。核心理念是道德、伦理。善体系下的第三层次本体、主体有:如伦理学、很多的宗教理论、公益、慈善的理论、社会活动的相关规范等等。 美的体系,主要、或基本上讨论、探索、研究、分辨美与丑等问题,聚焦在美感、审美、情感、形象或具象、色彩的表达规律,美的学问属于美学范畴。美学体系以下第三层次的本体、主体有:艺术美学、生活美学、人格美学等等。在艺术美学以下第四层次的有:绘画美学、文学美学、舞蹈美学等等;美的第五层次本体、主体的精神反映在具体操作的教程、课本上。例如:如何写诗、怎样练好欧体书法,美学在茶艺中的运用等等。 我相信,通过以上的表述、举例,很多人都能举一反三地明白到不同层次的本体、主体是怎样划分了。其中有这样的规律,越高层次的本体、主体所包含的范围越广、内涵越多,相对越抽象。越低层次的本体、主体所包含的范围越小、越形象、越接近具体的实际操作。还有低层次的本体、主体的理念、理论、思路、方法、以至具体的操作,是紧跟所属的体系的思想、原理、标准为主,为基本的调子,当然也可以运用其它体系作为辅助,但这种辅助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就会很难自圆其说,常出现逻辑脱节的现象,甚至极其荒谬。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思考什么问题,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上要清晰明白到人、人类是最高的、第一层次的本体、主体,结合当前的思考、研究、或创作等等的本体、主体属于真、善、美三大体系中的哪个体系,方向要定准,知道自己的本体、主体所处上、下本体、主体的位置,就从战略上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奋斗的路线、目标,这样,就会比较顺利开展自己的思考,找到正确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果不是这样,东搞搞、西搞搞,忽东忽西,时间、精力、财力很快就被自己消耗掉了。 本文属于《美学心得》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在真、善、美三大体系中,比较集中围绕着美的体系、美的本体、主体方面来论述。下面讲讲目前世界上在美学方面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1、很多美学的理论、言论,是哲学家站在真的本体、主体线上,而不是站在美的本体、主体的线上,以哲学作为本体、主体来论述美学问题,将美学作为哲学的附庸、婢女,为完善、或丰满自己的哲学内容、或以美学来证明自己哲学的正确性来表述的。他们常以抽象的概念,如用理念、理式、绝对精神等等,作为研究美学的根本、逻辑起点,忽视了美学中的核心、基本内容做基础。例如:美感、感情、感性认识、形象、具象等处于奠基性的内容。他们有的甚至将美学视作在哲学本体、主体内的一条分支,并称之为艺术哲学,或艺术的一条分支,称为艺术美学。甚至有的哲学家认为,除艺术外,就不存在美学的问题。他们忽视、甚至不了解到动物有的也有美感。他们很多还不知道,人类自觉的、艺术的美感,是在人类有了本能美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他们的多数在谈论或论述艺术哲学、或艺术美学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是:他们缺少艺术创作方面的体验、实践。只是以为自己是哲学家,有非常聪明的头脑,可以通过推理、想象,或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就可以得到艺术方面的美学真谛。事实是如此吗?显然不是!所以,他们的美学理论出现不少荒诞之处,是不可避免的了。从一开始就立足错了体系、主线、本体、主体、出发点,没有选准正确的目标,这样,必然很多努力都会浪费、徒劳了。但是这些哲学家们毕竟是人类灵魂伟人, 也为以后的美学研究者们提供了不少用哲学的思维、方法来辅助研究美学,同时也提供了不少研究美学的资料、启示和天才的构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