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剧本3《海丝魂之烧番塔》原创作者:斌斌
编剧:汤斌斌
剧本特色
1. 非遗活化:合浦角雕、烟墩大鼓、文昌塔营造技艺融入舞台
2. 行当齐全:文武生/老生/武丑/净/旦/末全登场,每角色有绝活
3. 一景多用:文昌塔架可翻转成镇南关长墙,契合县级剧团舞美条件
4. 曲牌创新:传统梆黄中融入北部湾渔歌调式,增强地域辨识度
人物表
| 角色 | 行当 | 核心技艺 | 人物内核 |
|------------|--------|------------------------|------------------|
| 王乃宾 | 文武生 | 水发功/踢枪/翎子功 | 智勇双全的书生将|
| 冯子材 | 老生 | 关刀花/僵尸倒 | 铁血丹心的老帅 |
| 刘显强 | 武丑 | 矮子功/打叉 | 机敏忠烈的义士 |
| 法军头目 | 净 | 西洋剑术/高台翻跌 | 狂妄殖民者象征 |
| 守塔人 | 末 | 角雕刀法/太极云手 | 文化守护者 |
| 华侨少女 | 花旦 | 红绸舞/粤语清唱 | 新生代传承人 |
第一场:塔影疑云
时间:清光绪十年(1884)中秋夜
场景:文昌塔前,月照乱葬岗
道具:可旋转塔架(内置佛龛投影)/渔船模型/带机关酒瓶
(【冲头锣鼓】中幕启,八旦角持蓝绸拟海浪,王乃宾踏"七星步"巡边)
王乃宾(引子):
"塔影压波三百载,岂容番鬼窃山河!"
(唱【梆子慢板】)
"望文昌,飞檐挑月钩,
红白相映镇海流。
谁料画纸藏谍影,
番邦狼烟染玉瓯。"
(做"观塔"身段:单腿独立,左手剑指搭檐)
(刘显强"矮子步"急上,翻"窜毛"跪报)
刘显强(白榄):
"禀大人!涠洲岛外渔船漏,
番鬼假扮画师佬,
塔顶偷把炮台勾,
船工血溅月如钩!"
王乃宾(甩水发唱【快中板】):
"且布天罗与地网,
要擒狐鼠护金瓯。
众军士——(撕边一锣)
随我夜探花塔口!"
(众兵"走边"阵,塔架缓缓旋转显内部结构)
第二场:火炼忠魂
时间:接前场三更
场景:塔内螺旋阶梯
特效:全息投影明代筑塔工匠虚影
(法军头目持洋枪"高台倒扎虎"下,王乃宾"踢鸾带"追击)
法军头目(韵白):
"我巴黎铁塔高千尺,
尔等蛮塔早该休!"
王乃宾(冷笑唱【霸腔滚花】):
"你铁塔不过百年锈,
我文昌砖缝藏春秋!
今日便教番奴晓——(甩翎)
何谓炎黄硬骨头!"
(刘显强突现,做"打叉"绝技夺枪,中弹后"僵尸倒"压住酒瓶机关)
刘显强(气若游丝唱【煞板】):
"愿化塔砖守海疆……"
(投影角雕龙纹覆尸身,塔内突现明代工匠砌砖幻影)
王乃宾(焚香高呼):
"列代先匠听真切,
暂借宝塔炼妖邪!"
(众推柴车"蹉步"围塔,火把引出【急急风】锣鼓)
第三场:关隘喋血
时间:1885年三月
场景:镇南关长墙(翻转塔架为城墙)
道具:可拆卸关刀/染血髯口/特制"尸山"软景
(冯子材"扎架"亮相,三绺白髯随【四击头】飘动)
冯子材(引子):
"七十白发横刀立,
不许胡马度南疆!"
(唱【武西厢】)
"这长墙,
非砖非石非金玉,
是千家儿郎骨肉砌!
今日老夫作界碑——(抛髯跃上尸山)
看哪个番奴敢越蹄!"
(法军"翻跳板"攻城,冯子材父子"关刀花"力战)
冯子材(边战边唱【快打慢】):
"刀劈西洋火器阵,
脚踏番奴残破旗。
莫道廉颇老无力——("卧鱼"劈斩)
且看血染征袍时!"
第四场:薪火千秋
时间:现代中秋夜
场景:文昌塔前广场
道具:AR投影设备/可发光角雕
(守塔人持雕刀"云手"刻字,华侨少女持红绸舞上)
守塔人(唱【乙反南音】):
"当年火星未曾冷,
化作渔灯万千星。
塔砖层层叠旧事,
烧出天地正气清。"
华侨少女(接【流水南音】):
"阿爷教我雕龙角,
刀锋刻下有雷霆。
今夜重烧番塔火——(抛红绸引AR投影)
照着海丝新航程!"
众合唱(【新曲】):
"火中戏,戏中魂,
塔影如山立乾坤。
莫问英魂归何处?
且看——(齐亮相)
万家灯火接天云!"
剧终题跋
"以戏养魂,非遗为骨,写一段海丝烽烟;
借火明心,教育作舟,渡千秋文明长河。"
——庚子年秋月 修订于合浦文昌塔下
(全剧终)
舞台提示
1. 非遗可视化:
塔砖投影合浦汉墓纹饰
法军军旗采用北海贝雕工艺制作
烟墩大鼓作武场主乐器
2. 中西融合点:
法军剑术融合击剑与粤剧"打手桥"
西洋圆舞曲节奏嫁接【柳摇金】曲牌
3. 县级剧团适配:
塔/关隘共用可翻转骨架
火攻场面用红绸+风机模拟
AR投影可用纱幕背投实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二度创作需获授权,未经许可不得商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