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楼市的2022年做总结,相信很多人都会摇摇头。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过去这一年楼市是这样的: 买房人勒紧钱袋子;成交量断崖下降;开发商躺平降价;中介失业、房企裁员;全国房价都在跌... 果真如此吗? 事实可能会让不少人意外: 尽管低迷的行情蔓延了一整年,不少城市却还悄咪咪涨价了。 没想到吧,本来说好一起白头到老,你却悄悄焗了油。 2022年楼市的真实情况到底怎样?
我们先整体来看一下: 国家统计局数据,由于12月份数据还未公布,我们就先以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 2022年前11个月,全国平均房价是9785元,跌到1万元以下,同比下降了356元/平米,下降幅度是3.5%。 
从全国整体的价格看,2022年价格下跌确实是事实。 但是降幅只有三百多块钱,绝不是某些媒体宣传的纷纷腰斩的惨状。 稍微了解一点市场的都明白,房价总是涨的时候很猛,降的时候如抽丝。 就好比今年这个降价幅度,对比过去的上涨幅度,简直是不值一提。 纵观过去二十多年的房价变化情况,随便挑几年的涨幅出来秀一秀: 2009年上涨23.2%;2016年上涨10%;2018年上涨10.5%; 数据一摆,大家都心知肚明,在楼市调控最猛的2022年,整体房价确实也没有跌去多少。 那些在疯狂叫嚣的楼市看衰党们,真的可以闭嘴了。 而且,经过我们对各个城市细分市场的观测: 不仅整体的跌幅并没有预想中那么惨,甚至不少城市还出现局部上涨的情况。
哪些城市还在悄悄上涨?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明白去年的市场特征。 2022年,出现了一个不可置否的市场现象:成交萎缩。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很多人会想当然认为:量在价先,成交量的下降必然会带动房价的下跌。 事实却总是具有戏剧性: 不少城市,成交量下跌的背后,却是价格平稳,甚至还有小幅上涨。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一边成交收缩,一边价格还悄咪咪涨了呢?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上海—— 2022全年的二手房成交了15.5万套,同比下降了4成,直接缩回了2017年的水平。 虽然成交量跌了,但是吧,上海的房价却同比上涨了8.66%,超越了深圳,重新站回了巅峰。 北京—— 全年二手房成交14.2万套,同比减少26.3%,均价却上涨1.91%; 不仅如此,在行情低迷的2022年,我们的首都老大哥,新房价格居然出现“11连涨”,就连二手价格,也有10个月在上涨。 京沪价格稳中有升,那天天“喊跌”的广州呢? 广州—— 全年二手房成交下跌29%,价格却还涨了1.98%; 不仅如此,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广州2022年新房均价同比上涨了14%,相当于每平米又贵了5000块,达到3.78万/㎡的水平。 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强二线城市也都表现不俗。 厦门,二手成交环比下跌4成,价格却上涨10.55%; 杭州,二手成交同比下跌33%,价格上涨2.94% 南京,二手成交下滑34.8%,价格上涨1.96% 东莞,二手成交甚至还上涨了0.7%,价格上涨12.43%; 天津,价格上涨3.64%,三亚上涨11.2% 一通梳理终于明白,我们以为各个城市的楼市已经躺在ICU里续命,其实只是成交收缩,价格依然接着奏乐接着舞。 可见,去年行情的低迷,影响的是各地成交量和买房人信心,却并没有影响到好房子涨价。 楼市的凄风苦雨,根本吹打不到自信的业主们。 前面已经通过数据分析了不少城市出现量跌价升的情况,但是必须要强调一下,这是宏观层面的数据,和每个人感受的市场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就拿广州来说,整体价格出现微涨,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的分化也非常明显: 海珠区2022年新房涨幅30%;番禺涨幅15%;黄埔涨幅14%; 与此同时,增城房价同比下降6%,花都同比下降6%,从化下降1%。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城市整体的数据上浮,但是每个版块的行情走势却各不相同,现在确实是行情出现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很多人买错板块的时间点。 抓紧时间没错,但是在此之前,我建议你对看中的城市做一个全盘的了解,尽量筛选出性价比更高的板块,如果不知道怎么筛选,可以来私信我,我们的团队深耕全国市场,了解各个重点城市的最新动态,任何问题欢迎私信咨询。
2023年,“涨价”或将是不少城市关键词。 最近我在直播和文章中,已经多次强调了: 2023年,将是房地产重回C位的一年,经济复苏,必须要房地产发力。 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从低迷的行情中恢复,甚至还会出现价格的上涨。 为什么敢下这样的预判? 三大方面,将推动新一年楼市行情: 第一,政策端,高层表态扶持地产,各个城市利好不断堆积; 
最近各个城市利好不断,从首付、利率、限购限贷等多个维度在松绑,2023年楼市不支棱,誓不罢休。 2023年,大概率所有二线城市都会全面松绑,陆续出台进一步刺激政策,另外,四大一线应该也会出现政策红利。 目前来看,具体的松绑形式还不好判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随着各个城市资格的松绑,敏锐的人已经开始准备好资金跃跃欲试。 这里提醒各位一句:城市价值不错的城市,或许都能在接下来吃到一波涨幅,但是对于投资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用最低的成本吃到最高的涨幅。 同样价格阶梯的城市和房子,未来有的涨10%,有的能涨100%,区别就在于选筹。 第二,需求端,市场信心开始复苏,疫情三年压抑的需求会逐渐释放; 经历了三年疫情,大家的消费都趋于保守,续费需求出现收缩,这也是楼市成交出现低迷行情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3年是新冠疫情放开元年,也是先前被压抑需求的一个大门。 先前三年的受疫情影响的市场,都将在2023年恢复元气,被压抑的需求也会出现爆发。 第三,供应端,2022年房企拿地缩减,影响2023年新房供应减少,推动价格上升; 众所周知,2022年房企纷纷躺平,土拍情况低迷。 2022年,全国300城共推出各类用地规划建筑面积21.69亿㎡,同比下降14.73%;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8.88亿㎡,同比下降9.27%。 住宅用地规划建筑面积7.66亿㎡,同比下降36.29%;成交规划建筑面积6.2亿㎡,同比下降31.09%。 几乎各个城市的土拍情况都有所收缩。 今年拍下的土地,在明年会陆续投入新房市场,但是今年土拍收缩,可以预料,明年新房市场整体供应会偏向紧张。 就好比烹饪,土地成交不足,必然会影响明年新房供应,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供应减少,需求增加,价格自然就会出现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