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为了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同时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宣传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委网信办拟开展以“赓续红色精神,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网络公益活动和“网媒看北海: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宣传活动。
2021年6月11日上午,小分队抵达合浦县公馆镇的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
2011年6月,修复建于1929年的南山小学西洋式老教学楼、革命旧址,建成“合浦县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该馆位于合浦县公馆镇南山小学内。
纪念馆前座二楼有“红色南山”、“东三团抗先大队部”、“农民夜校”等展厅三个;前座一楼有“北海合浦革命斗争历程简况厅”、“英雄烈士厅”、“红色南路公馆厅”三个展厅。2019年重建、修复纪念馆后座,一楼设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厅”。
小分队进入纪念馆后没多久,小解说员们身着红军装,带着红领巾和“小蜜蜂”扩音器,整齐有序的进场。据管理员说,小解说员的由二十多个南山的学生组成。
参观者到齐,小解说员就位,解说开始。
“合浦县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是革命烈士范汝超的父亲、国民革命军中将范德星于1929年带头捐资建成的。距今已近百年历史。这座古楼,它既是南山小学的旧址,又是合浦革命斗争的摇篮。”
“同是这座古楼,曾经是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钦廉地区的革命据点之一。是南山革命老区的一个缩影...”
或许是因为经常需要经常解说,小解说员已经能将各自的解说内容倒背如流,不过可能是过于熟练,解说的速度会显得有一点小快,所以不能光顾着拍照,要多加注意小解说员的解说才行。
那么,小解说员每天都要给游客解说,他们会不会紧张呢?记者就着这两个问题对小解说员进行了采访。小解说员说,一开始的时候的确会紧张,但练习多了、解说多了,慢慢的就已经习惯了。
在结束了南山纪念博物馆的参观后,小分队来到了南山村委会,对驻村书记进行了有关“助推乡村振兴”采访。
据村干部称,廖大伯是一位七十多岁先天性聋哑孤寡老人,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帮扶人和驻村工作队员帮助下,老人的危房改造好了、养有鸡鸭、享有特困供养金和养老保险金,自己还砍些树枝扎扫帚到街上卖,这些虽然收入少,但生活保障且慢慢好起来了,于2020年脱贫。为表示感谢三年来驻村干部为民办实事的情怀和即将离任返回原单位的依依惜别之情,廖大伯将一捆扫帚送到南山村委会驻村干部手中。
南山村发生喜人的变化,离不开驻村队员的幸勤付出。队员通过走访,动员,调研,制定产业扶持、旅游开发、特色经营等扶贫工作方案,多方协调统筹资金,通过几年脱贫攻坚,全村27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电,看上电视,有稳固住房。农村主干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学校、人流量大公共场所安装净水器。修建排灌渠水利设施,解决了2000多亩田地的灌溉问题,扩建了文化广场,满足了乡亲锻炼娱乐需求。
在结束了对驻村书记进行的采访之后,小分队来到了最后一站“南山旱塘革命史迹陈列厅”
陈列厅内摆放着革命英雄的照片和画像,还有革命时期的器械。
在最后一站中,还有“意外之喜”,这小小的客家文化陈列厅内,竟藏有如此多“古物”。
经过一天的走访,通过采风的形式学习党史,小分队们重温红色足迹,更进一步的激发我们爱党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