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学指出,合浦是北海两千多年文化文脉的有力支撑,是北海产业发展的主力,是无数北海人对家乡记忆的乡愁。在北海发展的大局中,合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北海的发展,只有合浦富了北海才能富,只有合浦强了北海才能强。合浦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的县,平川沃野,海叉水湾、路海通达,区位、资源环境优越。合浦良好的条件,如果再不磅礴前行,再不加快发展,我们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这块土地,更对不起合浦人民。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合浦仍然还存在着过去历史业绩辉煌、沾沾自喜的“老子”心态以及等靠要、软懒散的“孙子”心态。发展缺少眼光、缺乏思路。因此,我们对合浦的发展必须要有深刻的认知,要从全国、全区范围内找位置、找差距,找准合浦发展的使命和任务,找准合浦发展的历史方位,找准合浦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全县上下要高举发展的正义大旗,从思想上破冰行动上突围,祛除沉疴痼疾,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藩篱,朝着全国乡村振兴典范、县域经济全区第一全国前列目标前行。 王乃学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合浦目前还有5个贫困村、484户、1741人未脱贫。北海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合浦还是主战场。合浦县15个乡镇,分别都有山水林田湖海,脱贫的总量不大,条件优越。合浦的农业不走现代产业化道路就没有特色、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王乃学指出,合浦要始终坚定不移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建设的核心,形成发展的磅礴之势……
对于王书记对合浦的批评和指导,有些话想说一下。
作为一个普通的合浦人,我非常认同王书记的讲话,充分理解王书记的用心和用意,深表感激。王书记对合浦的批评和指导可谓精准、必要和及时。
和王书记一样,我对合浦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却在发展上表现如此欠佳的现状也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和不满,也深知合浦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破冰”和“革新”,要“从全国、全区范围内找位置、找差距”,要有不惧暴露问题心态,要有解决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
所以,恳请广大关心合浦的朋友多给合浦找问题,找差距,多给合浦的发展建言献策。
现阶段,合浦还是应该先在区内找差距吧,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上跟区内先进县域(县或县级市)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本来呢,我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站的高度不够高、看问题的角度不够独到,是不太好意思献丑的。但是,既然我作了让大家建言献策的提议,我一点不说,难以表达我的诚意。那我只好勉为其难、抛砖引玉讲一下吧。
说到“差距”,特别是在农业、工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城建、城市管理、公共交通、商业、旅游等显而易见的方面,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标区内先进县域,看看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差距有多大。想想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是不是可以参考借鉴、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更好,把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好。
王书记重点提到了合浦的农业。那就,
先说说合浦的农业吧。
在农业发展方面,像合浦的代表性特产珍珠(南珠),虽然在合浦的特产中最负盛名,但作为一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当前在产业发展特别是整体的商业包装、宣传推广上不管是方式方法和效果可以说都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而合浦的另一个“珍珠”——乾江沙谷米——这种由状元薯(又名薯芋、旱藕)粉和红薯粉经过不少工序做成的传统美食,不仅美味、营养丰富,其成分还有些特定的功效,可以做成糖水小吃,也可以用来做珍珠奶茶中的“珍珠”。但是,请问,这么好的东西,有哪个食品企业生产了吗,形成哪个商业品牌了吗?是没有市场(需求)所以只能由小作坊小打小闹,还是因为只有小作坊小打小闹形不成品牌所以推不开市场?同样是可以主打“食药同源”这个牌子的特产,这让我想到了梧州的龟苓膏。我想,龟苓膏在早期的产业发展和推广中也许一样并非一帆风顺,也是一步步不断改进才成就现在的市场。当然,我没有说它一定会成功,一定会有多大的市场,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要实践的。但,至少要有人认真去做这些事情。
再比如合浦的豇豆(豆角),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是,除了当食用农产品卖出去,有没有过什么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加工?超市里常见的已经差不多可以和榨菜、萝卜干这些产品相提并论的预包装脆豇豆、酸豆角,有哪个产品是品牌是来自合浦的?
我们的菜头嫩(老萝卜)清香美味,本地人就不多说了,我亲身经历,外地人吃了都赞不绝口,有人专门委托加工。还有我们的鸡屎菜(外地人叫萝卜缨)味美而开胃,特别是和红螺搭配做成的红螺鸡屎菜,外地人吃了有几个不回味?这一样是我亲眼所见。但我们的这些好东西,有过什么包装,有过什么深加工,形成了什么品牌,推广了多远。不说在外地,你在本地,能买到正宗的“菜头嫩”吗?有人曾经这样评论吃到正宗“菜头嫩”的不易——私房菜,有钱也不一定能吃得到。物以稀为贵,没有上规模的加工,自然很难买的到,也不便宜。再说红螺鸡屎菜,一样是螺,一样是餐饮食品,柳州的螺蛳粉能搞成袋装食品、网红食品,我们是不是脑洞大开想一下,学习柳州人搞螺蛳粉一样搞红螺鸡屎菜行不行得通?有人可能觉得异想天开,但不尝试怎么知道一定不成功。
合浦的农业特产还有很多,经食品农产品方面就有沙虫、海虾、海鸭蛋、毛薯、桂圆、鸡嘴荔(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浦文蛤(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浦鹅(即将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正如王书记所说“合浦的农业不走现代产业化道路就没有特色、没有出路、没有希望”。合浦不加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不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不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进行包装推广,不打造农业品牌,不跟上时代潮流,不谋求突破和创新,就只能原地踏步。
再说说合浦的工业。
正所谓无工不富。合浦的工业一直是拖后腿的,早些年甚至不如从合浦分出的浦北。没有工业,就没有更多的税收,也就没有更多的财政,合浦可用在民生、城市建设等等方面的资金就会不会宽裕,方方面面的发展都会受到资金的制约。好在今年总算看到了一些起色,像新福兴玻璃、还有一些木材加工的项目也在建设。希望合浦的食品加工业,以及各类工业项目,都能像合浦大月饼行业、惠利机械一样打出一片天吧。不多说了。
说说合浦的旅游发展
说到这个,我想一句话: 思路决定出路。
要是当年合浦比钦州早懂得宣传从大风江出海看海豚,还有钦州三娘湾什么事,可惜没有如果,别人就是比你厉害比你敢想敢干而早干会干。
前不久我也建议星岛湖可以在核心景区拿些岛来种花或种果,形成花岛果岛。你想想,一岛的红木棉花、桃花、黄风铃花、紫荆花或蓝楹花,一岛的姹紫嫣红的三角梅,一岛的瓜果飘香,总比速生桉岛要好看吧。但是,这个建议只有星岛湖镇府出来回复,一句“水源保护”就应付过去了。县级的旅游部门、市级旅游部门,又是怎么看的呢。星岛湖的岛建体育训练基地都不会破坏水源,种花种果会影响“水源保护”吗?我觉得这应该不符合王书记说的“从思想上破冰行动上突围”及“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藩篱”。
不多说了,合浦不是没有旅游资源,只是缺少开发。好在海丝首港项目也在建了。
贴子最后简单说说其它方面吧
像城市管理,做得很不好了,特别是占道经营严重,跟隔壁县市比也有差距,比如,别人好多县城都已禁行或限行三轮车,合浦也陆陆续续出文件出规定,到后面都是不了了之,没有执行下去。
像公交发展,做的也是马马虎虎。跟区内先进县域也有不小差距,过往说过,就不多说了。
像城建和商业,在某些方面,和区内先进县域相比一样存在不小差距,后面会跟进对比一下。
像项目招商,给人的感觉是,委婉一点说,太一般了。不多说了。
——————————————————————————————————————
总之,虽然上面讲的很多是存在问题,没有直接比较出差距,但是,合浦和区内先进县域的差距确实是在方方面面存在的,合浦人自己一定要认清,不做井底之蛙。只有这样,才知道要想方设法努力追赶,才能不辜负王书记的用心、不辜负合浦人民的期盼,最终成就合浦的“磅礴前行”。
就先说这些吧。想到什么就讲什么,也没有什么文字功底,说的没有什么组织,大家将就看就行了。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最关键的,请给合浦多找差距,多提建议。
对合浦的发展要实事求是,我也不护短,请一些人正常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