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廉州街的簸箕、笠帽、竹挞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你知道它们的历史吗?

[复制链接]
冬酒 发表于 2019-12-17 15: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阜民南阜民北成为合浦老街、文明古街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好多以前的农业用品,沙煲梯桶拉拉杂杂,现在有的没有的在那里都有卖。
   在老街有三家传统手工编织的竹制品店,都是在古楼的门前庭和家里放置产品进行出售。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1.jpg 102.jpg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114.jpg 115.jpg

   现在廉州街也就只有老街这一段有这些竹制品出售了。以前人们买一些来家用,装米晒谷、兜低放低。也因为沿海的关系,以前也有用竹篓来捕鱼虾,戴着笠帽背着竹篮挖螺抓蟹的历史。
   编织不一样花纹款式的小竹篮是有技巧和手艺的,以前家家户户都用的到的日用品,现在手艺都快失传了。做竹制品的老先生告诉我,一个小小的蒸笼、竹挞工程可不简单。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把竹条一根一根削到细薄后,打磨致平滑,用温水浸泡使其能软韧,才能在后期编织成理想的形状。 108.jpg 104.jpg 113.jpg
   细丝竹工艺和粗丝组还不同,细竹以精细见长,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让根根竹丝依胎成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主要有: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等。粗丝竹一般编成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
   粗丝竹编工艺品在南方地区盛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积淀。因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竹种资源丰富;有淡竹、水竹、毛竹等许多种类。主要产品有竹编凉席 、凉枕 、扇 、箩 、筐 、篮 、箕畚、摇篮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竹编技艺后继乏人。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许多产品取代了这些传统手工艺术日用品,随着使用率的降低,制作这些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105.jpg 11.jpg 110.jpg
      在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竹编制品的深刻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竹制品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还可能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决定权在于竹编制作者的水平。《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以前农民用竹编帽防晒下田,渔民戴斗笠出海,穿蓑衣防雨;用竹篮装海鲜隔沙洗净;更有乘着竹编的大箩筐出海打渔,或装置售卖的海鲜。在合浦老街规范后,统一把竹编织制品拨为地区代表性艺术类产品,现以纪念品的形式销售。在控制手艺失传的同时,也很好的保留了地域性代表产物,更直观的表现出沿海城市的传统文化。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也推崇老合浦的人文民风。
103.jpg
8ad4b31c8701a18b3ee0c03544d59d0c2938fe45.jpeg (网图)
6609c93d70cf3bc75f5a74ab0bfa20a5cc112a1a.jpeg (网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3 显示全部楼层
八戒背媳妇 发表于 2019-12-17 16: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村往事 发表于 2019-12-17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海滩一姐 发表于 2019-12-17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云朵儿 发表于 2019-12-17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魔女爱丽丝 发表于 2019-12-17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原来咱们合浦那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此去不知归期 发表于 2019-12-17 1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008 发表于 2019-12-17 19: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吟成豆蔻 发表于 2019-12-18 08: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葫芦兄弟 发表于 2019-12-18 09: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平时常见的东西都是文化遗产,不知道我家的沙煲是不是古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