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落幕 记者今天从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获悉:该校的三名学生,参加8月25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共获得了五枚金牌,二枚银牌,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为北海争了光,为广西争了光。 在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内,记者见到了校长陈清康,副校长张磊,和体育老师陈小华。原来,校长陈清康和体育老师陈小华作为广西特奥滚球队的领队和教练,带领学生运动员赴天津参赛,收获满满。回到学校以后又马上又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 陈清康校长说,获得金牌的三名学生,一个叫张弛,一个叫孙如富,一个叫陈秋娥。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三名学生之所以获奖,除了他(她)们自身的努力,还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另外,北海市残联的领导,平时就很关心这些学生们的教育和康复,这次我们的学生能够顺利的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海市残联的领导就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我们知道,特殊教育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身体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或者是聋哑,或者是智力缺陷、智力迟钝。这就需要老师们,比别人付出十二分的心血,十二分的汗水,来教育、辅导这些学生,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目前,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有学生200多人,教职员工80多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陈清康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好领导,他历经多个岗位的磨炼,到特殊教育学校任职后,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带领全体师生艰苦奋斗,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在校园参观时,看到学校获得的各项奖牌和荣誉无数,各种牌匾挂满了会议室的墙壁。 “我们学校之所以有今天,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北海市教育局领导的重视支持是分不开的”。陈清康校长说,北海市教育局局长叶宗沛、分管的副局长汪卫星等领导,多次到他们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对他们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想方设法给予解决。例如师资不足的问题,北海市教育局领导给予了破格关照,这两年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招聘了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40多名,到我们学校任教,其中研究生毕业的就有7名,而且有不少是全国著名的重点大学的高材生。陈清康校长说,我们学校坚持以残疾儿童为本、坚持教育教学和缺陷补偿、康复训练相结合,重视残疾儿童的特性及差异,分类教学,因人施教。同一片蓝天下,让残疾儿童享受阳光,享受关爱。 记者就此采访了北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卫星,他说,目前北海市有两所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在北海,一所在合浦。北海市委、市政府也对特殊教育这一块非常重视,非常支持,投资达1800多万元的康复大楼已经立项,即将在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内动工。届时,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条件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市教育局除了协助学校引进人才,还积极和市残联、市红十字会联系,市残联和市红十字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到特殊教育学校来,和学生们交流,互动,捐献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等等。这几年来,北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确实也做得不错,他们开展的“1+N”拓展教育,培养的学生多才多艺,很多学生们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到市里面参赛参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记者还采访了体育老师陈小华,他说,这次我们学校的三名学生获得的金牌大奖,确实来之不易。早在半年前,我们就进行了备战和练习,学生们刻苦训练,我们老师耐心和科学指导,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记者采访了获奖学生之一的孙如富,他高兴地说:我得了金牌非常的高兴,非常开心,感谢学校领导,感谢老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