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27岁开始买房,比发达国家提前一代人,这主要是因为房价不断攀高,保障房又没谱,未来难预测,只好当房奴,这是一种无奈但可靠的自救。
按照一般逻辑27岁贷款购房并不合算
“平均年龄27岁”背后的信息
面对同样的高房价,中外年轻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在过去3年中,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已由33岁上升至37岁,日本和德国为42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达到30岁以上。然而,经研究调查发现,中国大多数的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一面是很多地方的房价不断走高,一面是首套房贷者的年龄逐年下降。在纷乱的房市中,探讨二者的因果关系,颇有些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味道。早就有人说,蜂拥而至的购房者助推了房价的上涨;可马上就有人反击:正是由于房价的高企,且存在不断上涨的预期,才激发并加剧了年轻人的“抢购”心理。如今,“27岁”这一数字,再一次直接而真切地刺激了公众的神经。这一数据尽管来自北京,但从整体上看也适用于很多地方。
按照一般的逻辑,过早贷款购房并不合算。其一,目前年轻人买房多数靠父母甚至祖父母一辈,持续多年的经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生活的品质,透支的不止是一代人的青春和财富。其二,过早买房影响个人发展。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一旦贷款买了房,其职业规划就必须进行修正,不少年轻人就因买房而放弃了对自己来说是转折点的发展机会。
尽管如此,过早贷款购房的大军仍在源源不断的扩大。是人们在盲目跟风吗?显然不是,一方面,从传统习惯来说,房子部仅是一个住所,更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未来安全感的寄托···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清楚,每月花700元租房子,与1200元还房贷的差别并不是很大,而后者却可以让人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而且还可能保值增值。再者说,现在租赁房制度还不完善,一旦无房可租或有房难租,岂不尴尬?而买房则让人觉得更稳定、更踏实。
更重要的在于,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年轻人如果不在27岁买房,将来恐怕连买房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工资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而遏制房价的上涨他们又无能为力,将来房价的走势他们又无法预测。所以,很多人宁可花大半辈子为地产商和银行打工,也要先搭上这班车再说。这两天,“南京最小而且最富的房二代”颇为引人关注。一名2岁女孩的爷爷奶奶,为其买下一套300平方米、价值近400万的别墅。这固然提醒人们不要使“房二代”成为缺乏奋斗精神的寄生者。但恐怕也从另外的角度表明:公众对房地产市场的走势越来越难以把握,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也不在断增加。
购房者逐渐年轻化,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