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没错,但是这种分析,我觉得在合浦生活的人,都能说出来。只是解决的办法没有想出来罢了。说句实话,社会发展了,三轮车成了历史的见证,同时也是面临社会淘汰的对象。如果早个十年八年有这种远见,那时候政府应该想办法安置三轮车司机,逐步专业。现在一下子一刀切并不是最好的办法。道路小不能赖三轮车,规划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远见,把道路拓宽些呢。三轮车集中等客,违反交规,确实不该,但是违法交规,造成交通事故,拥堵道路的也不全是三轮车啊。黑车司机以前在客运中心那,现在在仁爱医院这,还有汽车站门口大把存在,同样也是拥堵了道路了。而且轿车出现的违规造成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那些大货车,泥头车造成的事故还少么?难道也要一刀切,一棍子打死,不给开大货车么?有人说提倡三轮车司机去开出租车,合浦的出租车都满了,以前滴滴开始运行的时候,出租车已经很有意见了,现在再多一批三轮车转出租车的司机来抢饭碗,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做出什么事来?再说了,三轮车司机也未必都有汽车驾驶证啊,很多年纪也不小了,就算学车,学费怎么解决?学不学的会又怎么解决?学会了,还要有车开才行啊。出租车就那么多,哪里来这么多车给他们开?最最重要的是,能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如果有一个同等的收入,和时间相对来说能照顾家庭的,谁会选择开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的。都是一些生活相对拮据的家庭,年级稍大又没有社会保障的人,无奈的选择,没听说过开三轮车开到发财的,并不是开三轮车收入多高而吸引人去开,是迫于无奈啊。我也有几个亲戚的朋友开三轮车,说实在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去找工作,年纪大了人家不要。人家要的,又不能保障家里的收支。还有人说增加公交车。但是廉州镇真的不大,开电动车可能觉得还可以,起码能开个十几二十分钟,但是开汽车,如果不是因为堵车,等红绿灯,我可以十分八分钟左右就能从东头开到西头。增加多少公交车合适?路少,路窄,公交车少,公交公司就运营不起来,谁会在这投资?除非有能耐把整个合浦县内的其他乡镇都联结起来,可能公交车会多点,但是又损害到了开面包车搭客的人的利益,简直就是一环扣一环。还有诸多问题,不一一说了。总之就是问题都是关联的,只有找到根源才能迎刃而解,不然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等合浦县来个真的有本事,有能力,有远见的领导,统一规划,统筹设计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