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国内油价将迎“五连涨” 我们还能承受多高油价?

[复制链接]
壹只猪 发表于 2018-5-23 11: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5月25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迎调价窗口。由于国际原油逼近80美元关口,本轮成品油零售价迎来“五连涨”可以说几无悬念。
      4月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温,油价再加速上涨,先是沙特与也门冲突升级,后是美英法轰炸叙利亚,美俄紧张对峙,最近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再度火上浇油,燃爆油价。
      光大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现在中国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紧信用”的影响,如果油价超预期上行,会导致通胀预期反转,从而制约货币宽松。但考虑到经济下行的风险,在油价没有超预期急剧上行的情况下,中国提高利率的可能性较小,更多是制约货币宽松,而非货币收紧。
      光大证券指出,眼下中国宏观环境与前两次油价大涨时期完全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人口红利消失,金融周期转向,违约风险上升,房价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2007-2008年油价大涨时期,我国内部人口红利叠加改革红利,生产充裕,而外部正值美国、欧洲金融周期上行时期,带动了我国的外需。内有生产,外有需求,经济快速增长并且过热。为抑制当时的经济过热、地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中国央行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7年12月上调8次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9年-2011年油价大涨时期,恰逢中国推出了4万亿刺激政策,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都采取了强刺激。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叠加油价上升,经济再次出现过热苗头,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1年7月,央行连续上调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抑制通胀。
     “前两次中国经济过热,是油价上行的一个推动力量,而这次油价上行对于中国而言,更多是外来的供应冲击,理论上这种情况下,提高利率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压制需求,打压经济,紧货币只能是控制通胀预期。”光大证券表示。
      目前中国石油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达到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6%上升到现在15%。中国进口石油的最大来源地是中东,占总石油进口的37%,23%来自非洲,17%来自俄罗斯。
      油价上涨会带动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价格上涨,而玉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最主要的饲料,同时油基化肥和燃料成本上涨,从而推升养殖成本。
      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油价冲击对中国通胀的最大影响在半年后。在基准情形下,假设2018年布伦特油均价在65美元/桶,PPI和CPI同比增速在3.4%和2.0%;如果布伦特油均价上升至70美元/桶、甚至80美元/桶,PPI和CPI同比或上升至3.7-5.3%和2.2-2.6%。
      光大证券指出,虽然2.6%的CPI仍然未超过政府的通胀目标,但由于油价是全球定价,而且短期波动很大,一次创新高之后,市场会担心油价再创新高,从而对市场情绪产生较大的扰动。一旦CPI接近3%,央行被迫收紧货币的必要性就会上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8 显示全部楼层
A.fuqin 发表于 2018-5-23 11: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最贵时试过加8块一升的92.还是买电车划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新桥住 发表于 2018-5-23 1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无所事事 发表于 2018-5-23 16: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我两轮贵到10文一升都无怕,吃少碟青菜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哥之王 发表于 2018-5-23 16: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关键是没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稻草叔 发表于 2018-5-23 16: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还是骑自行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胖虎 发表于 2018-5-23 16: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还好开的是电动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胖虎 发表于 2018-5-23 16: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还好开的是电动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凡 发表于 2018-5-23 16: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真的不敢开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轨点 发表于 2018-5-23 16: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