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烟楼大蚝迎来收获旺季 带动周边农民就业 进入5月份,合浦烟楼大蚝迎来收获的旺季,大蚝产业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给当地农民从事大蚝收获、加工、流通的务工带来了工资收入,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造福一方百姓。 5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的码头,见到了40多岁、身体壮实的廉州镇蚝宝农民合作社法人代表、董事长岑卫东,性格直爽的他,开口就说:今年烟楼大蚝丰收在望,而且价格是历年来最高的。“今年1月份成立的廉州镇蚝宝农民合作社,确实帮了大忙”,他说。因为农民合作社整合了资源,打破了过去的无序竞争的局面,目前大蚝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0元钱左右,而且还是供不应求。烟楼大蚝通过物流和电子商务,销售到全国20多个省市。 我们看到,码头前面的小港湾里,停泊了20多艘的运蚝小船,这种小船又叫“夫妻船”,一般是夫妻两人经营,船长13米,宽3米多,满载时可达2000到2500公斤。大蚝运载上岸后,周边的农民,每天大约有300多人,她们绝大部分是30岁到60岁的妇女,就从事与“蚝”有关的劳动:按照大小来挑选,分类,清洗,包装,打包,装车。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事养殖大蚝的水泥桩的浇铸加工。不管哪一个工种,这些农民的日工资都在120元到200元左右,按照每个月务工20天计算,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就达3000元以上。岑卫东说,烟楼村很多农民家里建设了小洋楼,就是依靠大蚝产业务工挣钱得来的。 烟楼村有6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大概有4200多村民。这个村是自治区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北海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烟楼村也是著名的“北海大蚝之乡”。 烟楼村及周边村庄养殖大蚝的养殖户有100多户,养殖面积近1万亩。 有着“海底牛奶”之称的烟楼大蚝,从现在开始,到今年10月份,都是收获的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