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海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合浦社科联的有关人员再次深入到合浦县曲樟乡豪沃村,对该村筹建中的革命村史(革命烈士)陈列馆进行了布展策划,争取早日建成开放。
豪沃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9年核准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人口不足一千的豪沃村,就有58名热血青年(有20名是女青年)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去,其中二人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豪沃村的革命志士人才辈出,与该村的世雍学堂有着密切的关系。世雍学堂原是由豪沃村先辈创建的私塾,清末民初改建为近代学堂,是北海地区最早的近代乡村学堂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里,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世雍学堂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重要的秘密据点。中共地下党组织在世雍学堂办起了农民夜校,为豪沃村培养了大量有觉悟、有志向的革命青年,该村先后有58名革命青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革命武装,参加白石水抗日武装游击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豪沃村还是陈铭炎烈士的故乡。陈铭炎是革命战争年代合浦最早的中共党员,也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合浦籍烈士中,功绩最为突出、影响最为广泛、职务级别最高的领导人。他曾任广州合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会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广东惠阳县委组织部长、广东东宝联合县委书记、中共东莞县委书记、中共东江前线临时工委特派员、中共东江前线特委组织部长、主持特委日常工作的宣传部长等职务,为粤南抗日根据地及东江纵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陈铭炎还被中共广东区委任命为江南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成为广东粤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陈铭炎牺牲时才34岁。
豪沃村的村民虽然大部分因为支持合浦水库的建设而移民他乡,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故乡这块英雄的热土。近年来在北海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指导帮助下,通过种种途径收集资料,筹集资金,基本完成了筹建豪沃村革命村史(革命烈士)陈列馆的各项准备工作。豪沃村革命村史(革命烈士)陈列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陈铭炎烈士陈列室,二是革命村史陈列室,三是世雍学堂农民夜校。陈列馆内除了安放陈铭炎烈士塑像之外,还有一批实物资料。(北海日报 范翔宇)
陈铭炎烈士
陈铭炎(191 1—1945),广东合浦县人(今属广西)。193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乡宗亲陈铭枢拟派他往某县当县官,他婉言谢绝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由曾生同志介绍到惠阳县任坪山小学校长,在那里建立了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1938年冬,中共惠宝工作委员会成立,他任工委委员兼坪山区委书记,翌年,改任中共惠阳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7月,陈铭炎调来东莞,先后任中共东莞县委书记、东莞二线县委书记、东莞特派员。1944年秋,陈铭炎调到东江前线特委任组织部长,先后在宝安沙鱼涌、惠阳沙坑、新圩等地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5年8月15日,陈铭炎在新圩从电台里收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心情无限激动,一心想尽快把这一胜利喜讯传给东莞党组织,便连夜带两个交通员来东莞,途经清溪三峰十二掘时,碰上刚起义过来的部队,交通员不知底细与之交火,陈铭炎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