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中国的房地产业到处玄机重重。
我们注意到,经济学家、著名学者、地产大鳄、政府官员以及寻常百姓,或为既得利益辩驳,或为民生大计呼吁,或为经济安全忧患,不时导演几出唇枪舌剑的闹剧。
与当年日本一样,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客观地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点。
一直以来,不少专家都在呼吁,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新兴经济体,如果在实体经济基础不很巩固且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就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风险极大的房地产领域,无异于饮鸩止渴。
建设部一位刘姓专家告诉记者,房地产业在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量上居次位,但比重值不大,房地产业最依赖金融,建筑业最依赖钢材,这两个行业在国民经济135个部门中的前后拉动作用也不靠前,从这里得不出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的结论。
事实上,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联系是全方位渗透的,经济技术结构也会随时变化调整,不存在某个行业“绑架”整个经济的可能。
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特定现象。2000年到2030年这样一个区间,也正对应着房地产产业作为一个支柱型的产业快速发展的区间。等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到了70%以上初步完成之后,房地产可能回归到一个普通的产业地位。“很多人说是不是我们城市地产有泡沫,但是我不相信有泡沫。”香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对媒体表示,原因有几点:一是经济高速增长,个人收入提高很快;第二,虽然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但是有13亿的人口,大城市基本上土地都不够;第三,现在容积率被压得很低,住宅是2.5倍,香港是8至9倍,办公楼是15倍;第四,城镇化进程中,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1000万多人要进城,这是个巨大空间。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中国买房子的人是自己去购买,不像次贷,没有过分依赖融资。
对于“房地产绑架论”,香港太平洋投资顾问集团总裁贾卧龙的话很耐人寻味,“物极必反,中庸,是老祖宗留给后人解决棘手问题的杀手锏!”
“房地产这个行业一不小心成了中国经济得火车头,这个变化太大了,往后看,要靠这个火车头带动的车厢太多了,建筑、建材、钢铁、电信……至少五六十节吧。”资深媒体人蔡照明得话很耐人寻味:“房地产这七年从火车尾换成了火车头,那么接下来是不是想换个司机了?” 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