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子庵
保子庵,原名慈云寺,清改保子庵。始建于宋,现今也有上千年历史了,是合浦香火较旺盛的寺庙,位于二甲社尽头,西门江边。初到保子庵,给人第一印象的便是门口一株高大的香芒子树,树叶繁茂。相传达摩祖师到达合浦,在万灵寺分别种下缅茄与香芒子树各一株。后万灵寺毁于战火,众信于是把这株香芒子移植到保子庵面前,它便是今天的这株参天大树。它身上长的瘤,有人说像是佛子。相传不知是否属实,但于合浦,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传说。它是否为达摩所种,可能已无可查考,但这切切实实作为合浦的古树名木,它是排得上号的。通常,合浦人对大树都存敬畏之心,认为有灵性,一般不敢砍的,何况在保子庵边的。
保子庵大门虽为新建,但做的很好。进门便被它的金字对联吸引——“保存千秋至尊业,子立古今厚德功。”用庵名作对却浑然天成,兼大气质朴,令人肃然起敬。保子庵现为合浦佛教协会驻地,有常驻尼姑,居士者众,信士很广。它环境优美整洁,佛殿深严。至于历史,我也不想涉及太多说了。有一件小事,让我对它倍感亲切与欣敬。我到保子庵的时候,即将关门,门口有一女孩子,很有礼貌与热情,问我是否拜佛烧香。我说来了解下,看看。她便与我聊了很多。原来她是深有佛缘的女孩子,很小的某天在芒果树下与师傅结缘,自小便在庵中长大。这令我想到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她父母把她放在芒果树下,一定有他们的思虑。从她的话中了解到,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有三个。她们随师傅长大,自小参佛念经,心善性洁。后来我看到一个画面非常温馨。另一小女孩,也即她师妹,十来岁吧,刚开始穿常服短裤,念佛开始便披佛衣。刚下步梯看到一老尼,约有八十多了吧,一脸慈祥和善的相貌,两人见面很亲昵的相互击掌,拥抱贴脸,令人感动。小姑娘看来在此长大是很愉快的。孩子的天性不改,念经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把手出来挡檐上滴下的雨滴,很是有趣。所以说出家人为善绝不是一句空话。
我去的一次大殿还在修檐瓦,恰遇一老头,得知此瓦才做了不到三年就漏水,许多坏了,是以前承包的人偷工减料,因为有关系承建的,啥也不懂,佛面刮金,很是不道德。所以说有些人为了钱,做人是没有底线的。现在又重修,瓦是定制的,很厚,工人做的也细致,应该可以很久。
寺庙在中国古而有之,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给人一种心上的慰藉,一种精神的解脱与文化传承,发扬光大等,都有它非常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