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清明味道节还是稍微带着那么点浓重,比起过年似乎也更有点乡味,只是相比以前汽车尾气多了。清明扫墓这仪式本来除了对逝去亲人心怀思念和虔诚跪拜以外,每年似乎都是如此,年复一年的。不过今年似乎有点收获,就是看见了合浦本土几个阿姨在快到清明的时亲手制作“椰丝米乙”,突然觉得不虚此行。
以前满大街就看担米乙婆走街串巷,嘴里就喊着:“卖米乙咯,三角酥、圆麻米乙、煎堆,椰丝米乙”,小时候一听到这声音就翻抽屉倒柜找钱买,最喜欢就是椰丝米乙,酥黏可口,椰丝嚼着嘴里留香,带劲的很。能亲眼见了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是怎么做的,也是十分欣喜。
包米乙的叶子,才疏学浅看了半天叫不出学名,不过看起来那形状像极了我们本地经常见的蚕叶,也像城市里经常在街道见到的绿化树的叶子,但他们叫做“万年青”,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样东西。
包米乙用的皮是用糯米粉搅出来的,不过也有人米粉,再加点芝麻混合,相比之下用糯米做出来的更带嚼劲,韧性也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