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殷国安
今年初,合浦县人民医院的一张“职工工资报表”引起了该医院职工的注意,因为报表上其中一人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出国定居,但名字仍在花名册上。而该医院共有4名长期请假不上班的职工,仍在每月领取工资。
我们现在所说的“吃空饷”是指某些干部职工自己不上班而领工资,其实本义的“吃空饷”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国民党的军队里向上虚报人头领取军饷,“吃空饷”的是军队负责人。合浦县人民医院的“吃空饷”也是后一种意思:4名是编制内人员,多年来长期请假,虽然名单在工资报表上,但工资是停发的,财政下拨给他们的差额工资在医院的账户里并未挪作他用。就是说,医院保留这4个人的花名册,是据此领取财政补贴的,几年来从财政多领差额工资约14.21万元。
但是,医院领导却不承认虚报4个人的名单去领取财政资金。他解释是“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而且“我们多次催他们返回单位办理辞职手续,包括在报上刊登启事,但他们都没有来办”,所以只能保留他们的名单了。看来,医院“吃空饷”也是被逼无奈了。
医院真的是被逼无奈吗?这当然是强词夺理。“历史遗留问题”不是问题存在的借口。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请问当初的“历史”是谁“创造”的?难道历史遗留问题就不可纠正,只能永远遗留吗?至于说人家不来办辞职手续,医院就没有办法,也是一个借口而已。事实上,这一次被举报后,医院班子就开了会,将对这几名职工作出(除名)处理,此前为什么不除名?
今年春节后,该医院已按要求将违规发放的工资退还,事情似乎就这么结束了。问题正在这里,全国各地清理“吃空饷”都是如此,最坏的结果就是把吃下去的吐出来,这样的“零风险”或许正是“吃空饷”屡禁不止的原因吧?估计只要风头一过,“吃空饷”还是会重演的,因为只有好处,没有风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