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
今天,我就要来分享分享我们合浦客家人的祭祖流程。原因么,只因为亲戚的一句话。
今年年三十的时候回老家祭祖,一亲戚无意中问起:“怎么你父母那么老了,还要她们来张罗?”
面对这个问题,我很尴尬。虽然说年三十的祭祖次数快接近三十次了,但因为从未上心,只是老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一直不会。然后环顾周围,发现很多小后生跟我一样,对客家祭祖的整个流程都不熟悉,在张罗着金银纸钱鸡鸭鱼肉的都是长者前辈。为了避免这个流程在某天被我们客家后生变成了随随便便的“走过场”,我把这个祭祖全过程都记录了下来,没学会的后生都学学,明年回去露一手,这对你们的父母来说,肯定是一个最棒的新年礼物。学会了都都温习一遍。在这里,也希望廉州的朋友,分享下你们不同的祭祖风格,让传统的东西,得以继续延续。
下面,客家祭祖活动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