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廉州镇堂排村委官东新村的村干部以及村民集中在325国道清水江道班路段,为他们的村碑落成举行的简单庆典。现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两头昂昂雄狮在村民的一片期待中,成功采青,完成揭落仪式。村民们掌声雷动,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
落成仪式结束后,村民、干部以及为官东新村建设、路碑落成出钱出力的归乡游子一同聚集在路碑对面,摆设酒席,与碑对望,共庆官东新村这一喜庆时刻。
席间,六湖水库移民老支书陈贤瑞跟乡亲们回顾了官东村几度迁移后最终定居堂排,并发展至今的辛路历程。
官东原身是公馆公社(镇)的一个大队(村委),因1958年修建合浦水库,全大队(除旺盛江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分散迁北海、合浦等地居住。主体村——官塘背、东山境、黄岑墩、窝村,迁往白沙龙岗,又迁乌家农场,最终于1961年7月定居于合浦华侨农场,重建官东大队,恢复官东小学,与迁居在烂泥田的兄弟同村。1964年官东并入堂排大队。当时的生活十分困难,缺衣少食,每家的男女老师都蜗居在狭窄的茅房。唯一的交通道路是距离325国道2.5公里的田埂,宽度不足一米,只能步行。在重重困难面前,官东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坚韧不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较早实现了农村通电。
粮食自足,亩产量由原先的200斤左右变成了现在的七八百斤甚至千以上。原先居住的茅草房变成了土瓦房,土瓦房又变成了现在覆盖率为80%以上小楼房,余下的或是在建,又或是筹建中。原先的只能步行的田埂,几经修缮变成了如今的8米(6米宽水泥路面)。出入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就好像凹凸不平的石头基底,经过修造后,泰然安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