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热点] 那年,那事,那人——合浦历史人文影像之一

[复制链接]
5620008 发表于 2014-3-4 06: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那年代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并不多,而主张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去做农民、做环卫工人,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20008 发表于 2014-3-4 07: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 5620008 的帖子

5620008:那年代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并不多,而主张那些专业技术人才去做农民、做环卫工人,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2014-03-04 06:43)
这就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3-4 1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黄裕琼事件,打着那个年代深深的政治烙印。
黄裕琼,是那个狂热年代因政治需要而造的神,六公当年也参与了这个造神工程。
黄裕琼的学历,楼主这里晒的是“广西革命大学”。这个广西革命大学其实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大学,广西革命大学每期学员的全部学制只有5个多月,只相当于普通学校的一个学期,其实就是一个培训班而已。进入广西革命大学培训的人,大多数只有初中学历。这是因为解放初百业待兴人才奇缺,但凡政治上信得过读过高小以上的青年都可以报读。到广西革命大学培训半年,主要是培训政治和实用技能,就都分配到各地基层单位工作了,黄裕琼就是其中之一。
1973年,六公在廉中读高中。当时学校搞教育革命改革,高中学生要分各种“专业班”,也就是学习社会实用知识。这些专业班,有学会计的、学机电修理的、学美术的、学体育的、学新闻报道写作的------六公起初入体育班学打篮球,后来又入新闻报道班学写新闻报道稿。当时是“四人帮”当政,把持全国的新闻报道喉舌,为对抗邓小平复出搞整顿“回潮”,他们在全国掀起一个“与传统观念决裂”的运动。为响应这一号召,全国各地都找与传统观念决裂的典型。六公所参加的廉中新闻报道写作班,就到廉州环卫站采访了黄裕琼,并把黄裕琼的事迹通过政治需要加工写成新闻报道稿,以集体名义发表在《广西日报》。不过,当时写黄裕琼的学历不是突出“广西革命大学”,而是突出“湖南大学函授专科”。经过廉中学生的报道,黄裕琼的事迹才逐渐被各级当权者了解并利用,经过一年多的渲染,黄裕琼终于被造成了神。
其实黄裕琼的人生,只是遭遇过坎坷而已,并没有所渲染的与传统观念决裂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他年轻时读了广西革命大学,就被分配到外省工作。起初还是挺顺利的,但碰上60年代初的三年天灾人祸,全国饿死几千万人,国家不得不调整发展计划、大规模裁减工作人员,黄裕琼夫妇就是在那个背景下被裁减回乡的。如果真由自己选择,黄裕琼也绝不会选择辞职回乡。回廉州后,黄裕琼夫妇的生活极为艰辛,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1965年,街坊林四姐当环卫站长,看到他们夫妇可怜,就把他们夫妇都招工进环卫站工作。跟在街道打零工相比,算是上了个大台阶。
黄裕琼的大发迹,是廉中的学生新闻报道班在《广西日报》报道了他的事迹后。他很快就成为典型,到处演讲,接着转为国家干部并升了官。但因为他是四人帮时期的名人,再加上口才不好,四人帮倒台后他就被调去廉州卫生院当副院长,一直到退休都默默无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779726 发表于 2014-3-4 1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六公:能否客观讲述黄裕琼事迹对社会积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磐石 发表于 2014-3-4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通篇叙述,小编怎么不加点议论?些许的抒情可以使这“新闻”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3-4 11: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 0779726 的帖子

0779726:六公:能否客观讲述黄裕琼事迹对社会积极意义。 (2014-03-04 11:02)
六公已经指出——黄裕琼事件是当时的政治需要而造出来的打人武器!
当时是十年动乱后期,是“四人帮”控制全国的新闻工具。但邓小平1972年复出时所进行的各行业整顿,恢复启用知识分子,这些做法都是“四人帮”要反对的。十年动乱几乎把全国的知识分子都整得灰溜溜,都被迫去做非专业的繁重劳动,叫做“改造思想”。而邓小平要整顿、要启用知识分子,“四人帮”为了反对邓小平的政策,就掀起了全国性的“与传统观念决裂”运动。所谓与传统观念决裂,就是说知识分子大学生去做最脏最累的劳动是合理的、值得提倡的。按照这个规定,全国各地都积极地去寻找读过大学后,做又累又脏的工作而且还心甘情愿的人。黄裕琼刚好是撞上了这个“枪口”,就被拿来说明大学生也是很乐意当掏粪工人的,大学生当掏粪工人也是很有前途的,所以其他大学生也应该像黄裕琼一样,乐意去做又脏又累的工作。这其实是十年动乱时,打压知识分子的武器。这种做法对社会并没有积极意义,只有破坏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火锅 发表于 2014-3-4 11: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 六公咳哈 的帖子

六公咳哈:六公已经指出——黄裕琼事件是当时的政治需要而造出来的打人武器!
当时是十年动乱后期,是“四人帮”控制全国的新闻工具。但邓小平1972年复出时所进行的各行业整顿,恢复启用知识分子,这些做法都是“四人帮”要反对的。十年动乱几乎把全国的知识分子都整得灰溜溜,都被迫去做非 .. (2014-03-04 11:25) 
[s:28]犀利,难怪六公宣传策划如此了得,原来是炒作专业科班出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3-4 11: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 火锅 的帖子

火锅:[s:28]犀利,难怪六公宣传策划如此了得,原来是炒作专业科班出身 (2014-03-04 11:40)
如此说,六公无地自容了。
当年的所谓教育改革设“专业班”,只是临阵磨枪式速成班而已。当时高中只得读2年,设“专业班”也才3个学期,每学期除去农忙假、劳动周,也只剩下十余个星期、每星期只有2天学这些“专业”。加一起,总共不到一个月时间学这种忽悠知识,只知道撰写报道的五要素。如果这样也称科班出身,你让人家读四、五年本科的情何以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14-3-4 1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回 火锅 的帖子

火锅:[s:28]犀利,难怪六公宣传策划如此了得,原来是炒作专业科班出身(2014-03-04 11:40)嬀/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看透 发表于 2014-3-4 1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瓜很大、很甜、又很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