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辛酸
童年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有多少快乐伴有多少辛酸泪水,看看现在,想想过去,一股辛酸泪水就涌向心头。出生家庭不能选择,出生年代更不能选择,天生我命。
穷人孩子过早就带上沉重家庭负担,幼小心灵付上“枷锁”,在包袱中挣扎,在挣扎中成长。
现在小孩欢天喜地盼放假,抓革命促生产年代,我刚步入读书年龄,父母是家里唯一劳动力,靠“工分”吃饭,没“工分”就挨饿,那时的我,最怕放农忙假;抢收抢种的三伏天,整天都是在日晒雨淋中度过,没有欢乐,只有恐惧感。割禾、插秧面朝黄土殿朝天,腰酸痛苦无法形容,泪水伴随汗水往下滴,有时偷懒干脆烂泥田也坐下,跟泥鳅没两样;实在挺不住了,就挑秧、担禾,但是身材矮小,一担秧几十斤,跟人重无差几,坑坑洼洼烂泥田埂,就是大人也难受,挑着担摇摇摆摆走在田埂上,有时不小心,一滑不就会人翻秧滚;肩肿胀腿脚酸麻,累得晚上经常尿床,但季节不饶人,还得坚持、再坚持,只有盼望快点完成可怕农忙季节。
上学开心,放学愁。放学了,别想在学校多呆半分钟,只有拔腿就跑回家,晚了回去不是吃鞭子也会遭一顿臭骂,或许不给吃饭等处罚;回家有两件事必需做:砍柴、做饭。做饭没有灶台高,就站到小凳子上,从小养成我爱做家务的习惯;但砍柴不一样,那年代山头到处光秃秃的,要翻山越岭几公里找柴砍,又要赶时间,否则天黑了就麻烦;小小个子的,挑着几十斤柴,岖岖山路上步步艰难,走走停停,路上休息好几趟才到家,个子长不起来,魁首就是童年担子重压坏骨节。现在想起砍柴还是心惊胆怯。
住在江畔,倚河生活;缺衣少吃年代,除农忙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捕鱼;捕鱼改善生活,也带来乐趣;但是入秋后或是初春时捕鱼,河水冰冷刺骨;刚入水那舜间,全身擅抖,牙关上下打擅,身上鸡皮疙瘩;清洌的水中皮肤都泡成紫色,嘴唇乌黑,肚子饿得格格叫,“小鸡鸡”也藏了起来;但是为生存,为了读书,实在逼迫无奈。这是童年最痛苦的差事。
乱世造英雄,在艰苦的环境下成长,是一笔难得可贵财富,它鼓我奋发,磨练了意志,学会在艰难条件下生存;让我站得起、放得下,适应环境,无怨社会,无愧于人生。
2013年1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