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农场”美景。
蔬菜,是每天少不下的食物,但近年来,常在报刊和网络上读到有关带毒蔬菜的报道,披露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大量喷洒农药,在运输过程中又喷洒防腐剂保鲜,有的果实类蔬菜还用化学方法催熟,从市场上买回的蔬菜吃起来总是不那么令人放心。
去年夏天回家乡探亲,惊奇地发现,家乡的亲友中,那些有屋顶和大阳台的人家,多将屋顶和大阳台开辟成家庭开心农场——自己种植无公害蔬菜食用。回到家,便和妻子合计,将自家百来平方米的屋顶开辟成家庭开心农场。
开心农场最基础的设施,是土壤和盛土壤的容器。我们先是到园艺场,买回了十几个栽种年橘或培植树桩盆景的的那种圆形大陶花盆,顺带买了数十袋拌入了腐殖质和农家肥的优质泥土……后来发现,泥土装盆后陶花盆过于沉重,数量一多,担心屋顶承受不住。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泥土和容器问题呢?上网一查,发现别人用来盛泥土的容器,大多是运输蔬菜水果和海鲜的白色泡沫箱。这种泡沫箱在常温下是无毒的,重量轻如羽毛却结实耐用,且价格低廉,买一个大陶花盆的钱,够买十几二十个大泡沫箱了。
于是我们买回大泡沫箱,用宽胶带加固了,凿几个排水孔,一排排地整齐排列在楼顶上。小区里正好有一片尚未开发的荒地,我们便从那里挖取泥土,一袋袋地扛上去,装进大泡沫箱中。
我们夫妻二人是都是在城市里长大的,没当过知青,虽有点种花经验,却对种菜一无所知。天下无难事,只要肯学习。我们到网上书店,买回一摞屋顶和阳台种菜的书籍,从中学习如何做一个城市农夫。按照这些带彩图的书籍的指点,先是到榨油坊买来一些花生糠,从养鸡的朋友家要来一些鸡粪,又到蔬菜研究所买了一些适合北海生长的蔬菜种子和秧苗,满怀希望地开始种菜了。
我们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达二十几个,吃叶类、吃果类、块茎类、豆类、瓜类、香料类,一应俱全,还种了两株极具观赏价值的葫芦。豆类和瓜类,都是需要牵藤爬架的,我们买来不怕日晒雨淋的塑料水管,自己给豆类搭起了棚架,花钱焊了两个两米多高十几平方米宽的漂亮瓜架。
经过数月的辛勤耕耘,我们夫妇在种菜实践中逐渐摸到了门道,开心农场出现了一派丰收景象。陶花盆里,泡沫箱中,白菜、芥菜、生菜等吃叶的蔬菜长势茂盛,一片葱绿,茄子、青椒、西红柿等吃果类蔬菜枝头果实累累。豆架上,一串串豌豆、四季豆像小刀片似的垂悬,长长的豇豆一根挨着一根,小瀑布般倾泻而下。南瓜、黄瓜、苦瓜、丝瓜、蛇瓜、变色瓜,在碧绿的瓜叶间或长或短、或疏或密地挂满了瓜架,还有几只细腰大葫芦点缀其间,其景致,可用美不胜收这个成语来形容。
开心农场确实令人开心啊!绿叶盈盆,硕果满枝,花开不断,蜂飞蝶舞……令人陶醉。最开心的,莫过于享用自己劳动成果的那一刻了,由于我们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种出的瓜菜都是无公害蔬菜,味道之清香甘甜,那些从市场买来的蔬菜难望其项背。
开心农场足够供我们一家三口的蔬菜实用了,每月可省下数百元菜钱,而且食用的蔬菜品种也比以前多了许多,有时候还送给邻居和亲友们分享。
耕耘开心农场种菜,竟然耕出了一个小小的奇迹。我的眼睛已经老花了十来年,读书看报得戴老花眼镜。作为一个靠码字吃饭的文化人,每天泡电脑写作和上网浏览新闻、查阅资料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经常是两眼充血干涩,视力也比常人下降得快。自从在屋顶开辟了开心农场,一日数次强迫自己离开电脑,到开心农场去给瓜菜浇水、施肥、捉虫、清扫枯枝败叶,大大减少了每天泡电脑的时间,两眼和大脑都在绿色植物的环绕中得到了极好的休息,身体又在体力劳动中得到了锻炼,再加上天天食用自己种出的无公害蔬菜,开心农场开办不到半年,我的眼睛居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读书看报不用再戴老花眼镜了。
我几乎每天都用智能手机拍摄开心农场美景,配上几句顺口溜,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让亲友们分享。其中一首顺口溜是这样写的:“身居闹市,心在田园,城市农夫,快乐无边。”来源:北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