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廉州的广州会馆

[复制链接]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3-10-25 1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廉州自古是商贸繁荣之地,又兼有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联接内陆漕运通道的便利,唐汉以来,廉州就成为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内陆的主要水道,据周去非(时钦州教授)所著的《岭南代答》所记载:“廉之海,直通交趾”,“异时安南舟楫多至廉”。当时的盛况由此可见一班。古时交通条件不发达,水路海运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廉州水路和海路兼备,货物聚散,自然是商贾代殖汇集经营之地。在众多的商旅之中,广府人是最活跃最主要的力量。广府商人在廉州设置的会馆则是广府商人的代表机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广府商人在廉州府成建有会馆一座,名“广州会馆”。
广府人当时是指广东的南海、番禺、顺德等县市的商人。廉州时属广东下四府,也即广东辖地,语言相近,习俗相通,加上地近广西边界,当然是广府高人“开发西部”的中转站,当时的“广州会馆”就西门江航运的便利,倚西古城西门渡头而建,还建有码头一座。址在今西华路合浦工艺美术公司(角雕厂)。民国时期曾作商业小学、炮竹工会之用。广州会馆的模样至今已不可考,仅剩门楼可证旧址。
广州会馆成立后,除了作为广府商人的聚会议事场所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春秋二祭之所。广州会馆当时还建有一个长春旅所,这是专门为广府人而建的。属于公益福利慈善机构,用于停放棺柩,安放神位,只供广府人使用,址在今下街,与广州会馆同在廉州古城西门江外,相隔不到百米。从广州会馆及其附设机构的规模,可见广府人商在廉州城的影响和数量。
到了清末民初。广府商人在廉州府城的经营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主要的商业行口大都是由广府商人经营,形成了商业贸易的绝对优质,广府人在廉州府城的经营也开拓了新的商业领域,如廉州城内最早的当铺也是由广府商人经营的。广府商人对廉州的商业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广州会馆曾一度作为学校之后,逐渐失去了“商业机构”的作用。
广州会馆对廉州粤剧的兴起、引进也产生过推动促进作用。粤剧之传入廉州,时在康熙年间,但能在廉州成为主要地方剧种,则得益于广州会馆的春秋二祭。原来,康熙年间,广府商人虽然已经来廉州经商,但尚未形成群体。偶尔请广府粤剧班来廉州府城的唱大戏(廉州方言称广东粤剧为大戏),也是酬神庆神之例。广州会馆建立后,广府商人有了固定的联络地点和固定的春秋二祭场所,岁时间请粤剧班来廉州“唱大戏”也就成了定例。在广州会馆的影响之下廉州商绅及民众逢有活动,也请广府班来唱大戏酬神。长此以往,一些广府粤剧班见廉州府城有广州会馆,又有一定的市场,于是便在廉州城内安营扎寨,长期定居。此后,廉州府城的粤剧演出规模越来越大,演出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甚至可以连续演出十天半月。演出场地也由广州会馆向寺庙庵堂伸展,到了1922年开始了有了用竹篱笆搭起来的戏院,能容纳400座位。1927年又有了固定的戏院。粤剧引进廉州及其兴起发发展,广府商人及广州会馆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