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客家往事——合浦客家人的迁徙与当地民族的融合

[复制链接]
客观公正对行 发表于 2013-10-14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客家往事——合浦客家人的迁徙与当地民族的融合

   合浦客家人的迁徙

    合浦客家的形成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这些迁徙主要集中在战乱年代。相比于北方,中国古代南方地区相对和平,于是在战乱年代,大量北方人民为了远离战火,举家南迁。关于客家人的迁徙次数,查了不少资料,有六次和五次之说,说法不一。这里引用客家史研究权威罗香林的说法。按罗香林学者的说法。
      在明末清初。迁徙原因一方面是内部人口的膨胀,另一方面是满州贵族入主中原的影响。由于山多田少,人口与耕地矛盾的越来越激烈,不断有人往外迁徙,如明嘉靖年间从程乡、长乐迁海丰、归善、新安等沿海地区,从汀州迁至福州等地。清初康熙年间从嘉应、韶州各属迁至以广州为核心的增城、花县、新安、东莞、鹤山等地。“复界”迁至今天的宝安、深圳、香港、中山、台山等地,“湖广填四川”迁往四川、广西等地。明末清初客家人举兵勤王失败后,为避株连,多隐姓埋名,或逃亡各地,很多人随郑成功迁到台湾。
      第五次迁徙,源于广东西部的土、客大械斗。这是由于居住在广东台山、开平、四会等的客家人,人口激增,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1856年爆发了持续12年之久的大械斗。清朝政府在调解、弹压之余,再次移民。于是,这部分客家人再次迁往信宜、徐闻等粤西山区和雷州半岛,以及今日的
广西合浦
、钦州、和海南岛等地。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合浦客家与当地民族的融合

    合浦客家人虽是汉人南迁而来,他们的承袭了中原文化,但也有自己明显的特色。这是客家先民在南迁及定居后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的结果。当然,对客家文化影响最大的民族当数畲族。

在与少数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语言的融合首当其冲。客家人由于和当地话畲族等少数民族的通婚,使得客家话与普通话相差较大,很有特色。由于吸收的方式不同,使得客家话内部之间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常乐和曲樟一带,隔了一两个乡镇,彼此的客家话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     
          在经济生产方面两族人的相互交流和吸收更多。合浦客家先民向畲族人学习适宜当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如开垦梯田,种植畲禾、学习制作糕点(大笼籺、水籺、白雪籺、捏碗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的杂处和相互通婚,使得客家人与当地民族不仅血缘混合,而且由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多层面的互相交流、互相吸收,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今天,原住大廉山的人与客家人在风俗和生活习惯上已经几乎看不到什么差异了。
       与此同时,随着一批文人墨客的迁入,府学、县学、和书院开始创办起来,大大促进了合浦客家的文化教育事业。对合浦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结合浦客家
      合浦客家,一个历尽坎坷的群体。战火让他们远离了自己世代居住的故土。多次的迁徙让他们颠沛流离。然而他们通过和大廉山当地畲族等少数民族的通婚、融合最终在异乡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荒僻的大廉山区定居后,在创立家园的过程中,合浦客家在当地畲族等少数民族群体中学习了他们艰苦奋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德,从而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合浦客家民系。

风光秀丽的合浦六湖垌

风光秀丽的合浦六湖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4 显示全部楼层
廉州老街坊 发表于 2013-10-14 1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清顺治搞海禁,也有部分从福建迁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郡之少帅 发表于 2013-10-14 16: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7][s:27][s: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发贴 发表于 2013-10-14 1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腻子队 发表于 2013-10-14 17: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34]  [s: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真君十一朗 发表于 2013-10-14 17: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东土大唐而来。只求一婆。就来到合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黑夜猫头鹰 发表于 2013-10-14 19: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客家族--汉族一重要支系,形成于闽西南、赣南,粤北高山环抱的封闭地域。人口主要分三大批次从中原迁入,分别为五胡乱华时、安史之乱时、再到宋室南逃时三大战乱难民的迁入。基本形成时期在北宋时期。之后再迁徙扩散到全世界。
查阅合浦客家几大姓氏的族谱张氏、李氏等都是明朝成化年间从福建上杭猪市街瓦子巷迁来的。当时钦廉当地刚经历过明政权和南方壮族长期的战乱,战后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政府鼓励移民,于是合浦客家祖上便从福建来到钦廉等地,再加上之后的迁入便形成了现在的合浦客家。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使,而客家人团结、彪悍的民风是客家人长期迁徙、客居它地力求自保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念而不忘 发表于 2013-10-14 2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4]  [s: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v8 发表于 2013-10-14 2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7][s:27][s: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开吉祥 发表于 2013-10-14 2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我查阅了我国少数民族简表,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和广东等地,没有写在广西有分布。我也是大廉山下的一个客家人,从小在客家地区长大,没听说过当地有畲族,更不用说是长期通婚,最起码,在公馆没有。所以对楼主所说的,我表示怀疑。当然,仅仅是怀疑,也许是我见识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