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热点] 梅州行(二):桥溪古韵•梦里客家(多图)

[复制链接]
陈海春 发表于 2013-10-2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桥溪古韵·梦里客家

    参加“梅州月·中华情”中秋晚会后的第二天,组委会安排我们去参观梅州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成果。
    第一个参观点:桥溪古韵·梦里客家。
    桥溪村位于梅县雁洋镇长教村以东4公里,距梅州城38公里,始称叩头溪。该村四面环山,方圆约1平方公里。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年),由陈朱两姓人家先后迁居到这里,世代联姻,互结秦晋之好,繁衍生息。
    桥溪村内客家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山涧溪流清澈,古树婆娑、远山含黛、层林尽染。整个村落内小桥、溪水、古树、民居构成一幅秀丽客家山村的田园风光。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
    一路上,导游小叶给我们介绍梅州的历史文化及客家文化,指着两旁的路灯说:“这是太阳能路灯,路两旁是风景带,证明了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约半个小时,旅游大巴便来到长教村的停车场,换乘景区的穿梭旅游小巴,路一下子窄了许多,也弯了许多,一路便向大山深处开去。
    公路是建在山涯上的,一路弯,就一路心惊,山高水长,道路崎岖弯曲,想当年,这里的客家人是如何进去的啊,这应是客家人的血泪之路!
    汽车走着走着,约十公路的路程,竟没有另一个村庄,这在当年,是如何与世隔绝的一个村落啊。
    正山重水复疑无村之际,突然就看见了前面一下光朗起来,啊,桥溪村到了。
    IMG_1160.jpg
    下了车,放眼望去,山溪两边二十多座客家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或朴素大方,或华丽堂皇,与合浦的客家民居很不相同。
     导游小叶说,这些客家民居建于清代,具有200多年历史,大部分保存完好,较有特色的有世德楼、宝善楼、世安居、继善楼、燕诒楼、仕德堂、善庆楼等,而最典型的是继善楼。
       IMG_1115.jpg
    继善楼,由旅印尼华侨朱琪源等兄弟五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历时12年,总耗资12万大洋。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共有70间房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别一种形式的客家民居建筑——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
      IMG_1119.jpg
    来到继善楼的门楼前,小叶指着门楼左右两旁的花坛说,你们看,这一边是圆,一边是方,叫天圆地方,体现了继善楼建筑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秉承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中国古代的建筑很多体现这种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天坛为圆,地坛为方。
IMG_1126.jpg   天圆   IMG_1127.jpg 地方

    继善楼的大门对联是:“继志述事,善邻亲仁”,这正是继善楼的取名,而继善楼的取名,正如门联所说,意思是勉励后裔继续秉承先辈兴建宝善楼、宝善家塾的志气,以乡邻为亲,以仁德为善的客家待人处事传统。早在儒家经典《春秋左传 隐公六年》中就有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客家精神是继承了这种悠久的儒家精神。
IMG_1129.jpg
    最能体现继善楼的文化性、艺术性的代表作,是二楼上堂两边屏风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鎏金阴刻木雕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更加深刻地领悟待人处事等伦理道德观念,从中也体现了朱氏对后代教育的一种鞭策和期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这些出自《朱子家训》的经典名句在继善楼的厅堂里悬挂了近百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朱家人。在客家地区,《朱子家训》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广泛流传,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客家人。
    还有“观贫贱·人当观其度量,如宽宏坦荡者则其福必臻而其家必裕;观富贵人当观其气概,如温厚和平者则其荣必久而其后必昌。”其言也善,其意也切。拳拳此心,明月可鉴。
    更有学者姚文田(浙江归安人)的一句格言:“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读书更佳。

IMG_1132.jpg

                IMG_1141.jpg
IMG_1142.jpg
    IMG_1145.jpg
    这个始建于南宋初年,耕读并重、农商并立、文武并举、义利并蓄的古村里,这些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究竟是“文献名宗”、“衣冠望族”的秉性所在,还是以儒行商、以商助儒的封建儒商文化的经世方略?是人们阅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经验总结,还是人们置身于通商码头、面对前路漫漫的千叮咛万嘱咐?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想建这座楼的朱氏客家人,在修建房子时,也想到了子孙、后人,都要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按照《朱子家训》的要求做人做事。现在那些富豪们修建他们的别墅时,有想过要在里面写上些家训之类的东西吗?
    这,也正是一种文化的衰落!!
    现在再回头想想,桥溪村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这些乡土建筑被称为:“没有规划师的规划,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体现了桥溪村先辈们的聪明智慧,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对子孙后代做人做事等优良品德的教育。
       参观完后,不禁联系到合浦一起想:梅州发展旅游业,挖掘客家文化为经济所用,真是用心良苦,劳苦功高。一个如此偏僻的小村庄,他们都能想到要好好地进行利用。而我们合浦也有很多这样的村庄,如曲樟的璋嘉村,公馆的创村,白沙的虎塘村,等等,都是典型的客家村庄,保存了许多完好的客家历史文化,但是没能很好地进行保护利用,为后人立精神,经济发展找路径,这是殊为可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1 显示全部楼层
远方的天平 发表于 2013-10-2 23: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念而不忘 发表于 2013-10-2 23: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24]  [s: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旺仔 发表于 2013-10-3 14: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fan 发表于 2013-10-3 16: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35] [s: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无心2013 发表于 2013-10-4 07: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把一个语种当一个民族来传扬!佩服,但现在讲捱的是越来越少了!可能大家都不想贴上“野蛮”的标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新桥住 发表于 2013-10-4 13: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s:35]  [s:35]  [s: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北海 发表于 2013-10-4 22: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客家精神应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北海 发表于 2013-10-4 22: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客家精神应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合浦北海 发表于 2013-10-4 22: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客家精神应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