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之争:对口援建还是地方自建
芦山灾区该怎么建,专家们有不同的思路。
中国防灾减灾首席科学家王昂生认为,应充分借鉴汶川地震的重建经验,采用对口援建的方式,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玉树地震应急地质调查小组专家马寅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此次芦山地震不论是地震的破坏程度、死亡人数及危害性都比汶川地震小得多,并且,经历过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地方政府对于灾区重建有了充足的经验。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灾区重建最缺的并不是钱,重建所需的资金和人力,在四川省层面内应该可以协调解决。
同样地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同样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态环境脆弱区,人们忍不住拿汶川灾区重建作为一面“镜子”。芦山究竟该采取怎样的重建模式,是全国对口援建,还是地方自建?是原址重建、异地重建,还是混建?四川省政府一位官员昨天向记者透露,芦山灾后重建的思路还存在争议。
模式之争:对口援建还是地方自建
芦山灾区该怎么建,专家们有不同的思路。
中国防灾减灾首席科学家王昂生认为,应充分借鉴汶川地震的重建经验,采用对口援建的方式,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玉树地震应急地质调查小组专家马寅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此次芦山地震不论是地震的破坏程度、死亡人数及危害性都比汶川地震小得多,并且,经历过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地方政府对于灾区重建有了充足的经验。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灾区重建最缺的并不是钱,重建所需的资金和人力,在四川省层面内应该可以协调解决。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建议采用“政府+部门+企业+灾区”的立体化对口援建机制。“政府对口”是由四川省内各地市州按照GDP总量排名,由一市(州)对口援建一个或多个重灾乡镇。“企业对口”主要是争取中央企业和安排省内国有企业援建,为灾区产业重建招来资金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