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提出来,与以往单个、具体的民生目标相比,有显著不同,更加凸显了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首次提出16字基本方针,将民生问题通盘考虑,也使民生工作有了全局上的统领。
三是首次明确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政府要为不断改善民生夯实制度基础,增加财政支出;企业要为员工谋福利,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不能把为职工提供福利当包袱;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勤劳致富,靠自身的努力奋斗改善生活改变现状,而不是靠投机或者违法犯法,妄想一夜暴富。“只有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改善民生的目标才能实现。这就为改善民生指明了路径。”
四是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同样攸关亿万人口的民生改善。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1%,但拥有城镇户籍的市民不足35%,也就是说,还有近17%的城市常住人口不能享受到市民待遇。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明年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会使相当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际遇得到相应改善,从而切切实实改善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这让人充满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