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中央预算内690亿元资金投向保障房;楼市调控全部政策不动摇,正在研究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逐一进行了回应。
投资保障房等民生投资如何确保?
积极财政 中央投资重点面向六大领域
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根据计划,今年保障性住房的开工量为700万套,竣工量为500万套,与此同时,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和此前两年开工未建成的项目也在续建当中。对此,中央预算又将做何安排?除了保障房外,中央财政预算内的其他投资计划又是如何安排的?
“我们立足于扩大内需,首先是扩大消费需求,但同时也要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张平在昨日的发布会上首次做出了明确的解读。张平告诉记者,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是402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安排的重点和方向主要有六大方面:第一,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690亿元。第二,“三农”建设,包括水利、农业农村的民生工程和设施建设等,这个应该是1400亿多一点。第三,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大体上是480多亿。第四,节能环保、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大体上也是480多亿。第五,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一些重要基础设施,安排了240多亿。第六,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体安排了290多亿。
“从上面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点是向民生倾斜,直接为老百姓服务或者直接让老百姓受益的,大体占投资总数的2/3左右。”张平分析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