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分为广义跟狭义,很多人只从狭义来解释城市化进程,认为只有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才是城市化,其实不然,城市化还可以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还可以是城市数量的增加,甚至是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这个从城市化进程的狭义定义很容易能看出。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往好的方向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的容量。这个其实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一座无人的空城谈何发展?一个城市容量已经饱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吃不到饭,谁会守着城市饿死?
房地产跟城市的发展有关,这个不否认,但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如果靠建房子支撑着,那就绝对会有问题。这两年的怪现象是,工人的工资涨了,工人反而更难招了。干实业的都拿工厂作抵押,跟银行贷款炒房子去啦,因为炒房比干实业钱来得快赚得多。
我个人非常赞同调控的目标并不是降房价,绝对不是要将某些开发商,炒房客逼到跳楼的地步,这点空军也请口下积德。否则调控政策也不会是限购、提首付、加息层层加叠,直接一步到位,房市立马崩溃。ZF把时间拉得这么长,层层加叠目的只有一个,达到所谓的“软着陆”。
ZF不希望楼市崩盘这个是肯定的,肯定也不会又一大拨人跳楼这样的事情发生。GCD应对事情的能力绝对比解决事情的能力强大的多,比如说现在呼之欲出的“民间借贷合法化”。也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任何一个调控政策放松,房价立马反弹,并且狂涨,那么这一年多的调控不是白费了?反弹会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个估计也不太可能。
我个人推测房地产很可能会向一个相对良性的模式发展,那就是垄断。以中石油举例,你可以选择公交或者地铁,你也可以自己买车。但是石油价格由他定,会定在一个即使你不满意但是也能接受的范围内。没条件,就挤公交地铁,有条件就买车,再有好条件就买好车。房子一样,没条件就租房,有条件就买房,再有好条件就买好房。肯定会有人说:怎么能拿房子跟石油比?为什么不能比?假如有钱都能开采石油卖石油,石油还会是选择这个价么?石油市场跟现在的房市有什么区别?政府实施垄断并不是没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
有些人喜欢拿纽约、东京、香港的房价比。人家失业了又失业金领,你失业了除了父母谁养你?
各位所谓的“刚需们”,也许你们看着别人前几年买了第一套,又买第二套房,接着变富翁比变富婆,羡慕嫉妒恨。也许你们担心房价会接着暴涨,更加买不上,可是既然你们没赶上或者错过那波好时候,真的没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往前冲了,一不小心就当了炮灰。
[ 本帖最后由 知了~ 于 2012-1-16 10:3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