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命门”,正在楼市调控和信贷紧缩这两柄“重剑”的打击下渐趋脆弱。相对于资金实力雄厚、办法也更多的央企和上市房企,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本土中小开发企业显然“御寒能力”更弱。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要生存就要资金,当开发贷款、销售回款等正常的融资渠道因调控均基本关闭时,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也成了这些企业的选择。
是直接“渴死”还是慢慢“毒死”,很多企业在资金极度缺乏时选择了后者。然而原本计划中的“慢慢”毒死,似乎并不慢,反而加速了房企的资金困境。在长沙,6%-10%的民间借贷高额月息,已经连续拖垮了几家本土中小房企的资金链。
拿地、调控、缺钱、高利贷、套牢、烂尾、维权……几家停摆楼盘的出事路径几乎完全一致。对楼市调控缺乏应对、前期盲目扩张、资金来源单一是这些开发企业的共同之处,而高利贷则成为加速他们资金链断裂的“催化剂”。
今日在网上喜见这条激动人心的新闻, 不知道合浦的开发商有没有遇到上诉的困境?不是我不够厚道,是被房价压得只剩一口气啦!还让不让人活命啊?[s:42] 让那些不择手段、和贪官勾结、惨无人道的开发商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房价一路暴跌的光明大道不会很遥远了![s: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