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到今天,手段不可谓不丰富,从最开始的“限贷”、“限购”到最近各地不断传出的“限价”之声。连价格都被限制,已经表明市场力量并不是房地产调控的主力军,而行政手段才是决定性因素。这样的强力控制下,房地产市场价格到底会如何调整呢?
各方传来的信息似乎不太一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环比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4个,持平的城市有17个,大多数城市仍在上涨;同比来看,除三亚下跌,杭州持平外,其余68个城市房价上涨。加上很多分析中提到的郊区低价楼盘大量上市、地方采用“技术性”统计手段等,房价下跌似乎并没成为普遍现象。而坊间近期不断传出各种楼盘降价促销的消息,最吸引人莫过于北京某楼盘价格“腰斩”、另一楼盘降价万元的新闻,似乎房价快速下降已经是“山雨欲来”的味道。旋即又出来各种澄清降价不过是噱头的报道,指出低价房数量极少优惠条件苛刻,不过是为了吸引购房者注意的“假摔”,房价“拐点”是否到来受到质疑。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拐点是否到来会更清楚一点。在房价一个劲儿上涨的时候,有房地产商使用降价的噱头吗?满眼都是彻夜排队的人群、不断调高的价格,以及开盘当天就卖光的热销场面,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卖方市场的特征。而现在,限购城市的需求量被行政手段压制,开发商库存激增,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近期北京住宅库存已超过11万套,且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整个市场供过于求。另外,去年以来住房开发贷款不断收紧导致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开发商通过尝试性的降价来试探市场反应,为下一步降价走量回收资金做准备,已经清晰地表明了卖方市场已经结束,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价格拐点必然会在近期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