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预制菜进校园”一事 引发广泛讨论 家长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的学生餐食视频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一些学校因为采用预制菜当餐食 不少家长不得不在午餐时段 选择给孩子送饭 甚至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 还辞职在家专职给孩子做饭送去
那么预制菜到底是不是“科技与狠活”?
花胶鸡、焖牛腩、牛大骨、酸菜鱼、毛血旺、腌笃鲜……原本一些制作工序非常繁琐的菜肴,在餐厅点餐不到10分钟就被端上桌。不少顾客在感慨效率的同时,却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吃到的可能是预制菜。
通过网友们的评论,小编发现很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是预先制作好的菜,区别于现做的菜,并因此对预制菜略有微词,如不够新鲜、口味单调、口感不佳、食品添加剂问题、营养单一等。同事 小编也问了一下身边的人,对预制菜是什么,其实也都说不清楚。大部分人认为,预制菜就是那种开袋即食的料理包,做出来之后放了很久,味道也不好,营养也不好,而且放那么久肯定要加防腐剂。
对于国家要大力发展预制菜的产业规划,很多人也非常不理解。他们认为,吃新鲜的食物不好吗?为什么要做成预制菜呢?
其实,预制菜的概念,并不是料理包。预制的菜品早就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
超市里的速冻包子、饺子、馄饨、春卷,都是预制食品。
超市里的速冻鱼片、调味鱼排、调理牛排、速冻鸡米花等,都是预制食品。
超市里的肉肠、火腿、午餐肉,小吃店里的凤爪、鸭脖、烧鸡,都是预制食品。
社区厨房的馒头、包子、花卷,也是预制的食品。
连锁店里的包子馅、饺子馅、发酵面团,炸薯条、披萨坯、豆浆粉,都是在中央厨房预制的。
它们只是预制的程度和类别不同而已。从速配,到速烹,到速热,到开袋即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如此紧张,愿意从头开始买菜、摘菜、洗菜、切菜的人越来越少,家庭和小规模烹调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样,从用餐者的角度来说,也没有耐心等待冗长的烹调加工流程。
所以,预制菜进入学校,并不意味着天天给孩子吃料理包,或者吃罐头食品。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放下担忧,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预制食品进入学校食堂的过程中,提出营养和安全方面的高标准,督促企业增加营养价值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专家指导,要求相关部门对它们进行更密切的监督,提供各种数据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