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好奇很多店铺的卷闸门上红红绿绿的小标签是什么,一开始以为是店家记下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备忘录,或者是小心机的装饰而已,昨天起早大家都没开店的时候经过东坡步行街特地去瞄了下,原来是广告!!
记得大学里学习《广告概论》时老师说过,我们周遭都充满着广告。除了早几年前恒源祥的“羊羊羊”,脑白金那两个跳舞搞怪每各一个时段会换一次装扮的两老人,及连三岁小孩都会背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除了这类“轰炸式”的广告形式外,还有电视剧里出现的特地拍出演员们用的纸巾包装袋、喝的饮料的瓶子、情侣约会的游乐园等等,铺天盖地都是广告。而广告的植入对我们的影响也十分大,过年送“脑白金”的热潮想必还是存在,买毛线织毛衣围巾时脑子里闪过的是“恒源祥”这个牌子的质量应该更好,买饮料时会想“XXX电视剧里男主角喝的是XX牌饮料,我也想试试!”
电视是普遍的传播媒介,大家有没有发现,除去想看的节目外有2/3的时间都是在播放广告,多见的广告连小孩子都能跟着背出广告台词,或抢先说出广告的下一个场景。连节目中字幕也会出现“本栏目由XXX赞助”,主持人报幕前都会提醒下观众“您现在收看的是由XXX冠名播出的XXX节目”……
不过也不乏感人的公益广告,比如在地铁上大家都把一个易拉罐踢来踢去,最后被一个小孩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把“family(家庭)”拆分出来说明“father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
其实铺天盖地的广告甚至“轰炸型”的广告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恶俗的虚假的广告会侵占人们的心。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很喜欢看公益广告的,因为真的会触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