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康建制历史的记述,在《读史方舆纪要》犹为详备:“廉州府元廉州路,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为府。七年十一月降为州。九年四月属雷州府。十四年五月复为府。领州一,县二。东距布政司千二百十里。
合浦倚。洪武七年十一月省,十四年五月复置。东有大廉山,州以此名。东南滨海,亦曰珠母海,以海中有珠池也。又城北有廉江,亦曰合浦江,自广西容县流入,迳州,江口分为五,西南注於海。又北有石康县,成化八年省。东有永安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置。东南有珠场、东北有永平二巡检司。又北有高仰巡检司,治马栏墟,后迁於县西南。”
从《读史方舆纪要》的这段记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石康除了设县建制之外,还设置有高仰巡检司,驻马栏墟,后又迁移到石康县城的西南。又据史料记载,石康曾设防御千户所,驻地在合浦石康安仁里,后来迁至合浦山口海岸乡,即今山口永安。这样,就给了人们一种推想,这个古城遗址是石康县城池的遗址,或是防御千户所城堡和高仰巡检司城堡的遗址呢?
石康在宋代不但是县治所在,还是重要的盐业中转基地。石康盐业中转基地的经营所得,还是朝廷买马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
宋代监廉州石康县的监仓官员的选用和考核,是由吏部直接管理的,属于部属官员。由此可见朝廷对盐务漕运的重视。
到了元代,朝廷为了加强廉州盐业的管理,专门设置了海北盐课提举司。初时驻在雷州,洪武元年迁入廉州府石康县长沙埠,洪武三年(1370年)才迁入石康县城内,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迁入廉州府治东门内。这个海北盐课提举司管辖十五个盐课司的盐业生产和漕运业务,驻在石康的时间长达百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雍正皇帝亲自朱批:“经高、廉二府私盐充斥,知府不能兼管,添设两广盐运使司运判一员”驻合浦石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