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来自西北,在海门广场附近经营一家便民亭。一晃便是十几年的光阴。
生意好时就算忙不过来,也很开心;淡季不忙时,张阿姨也乐得清闲。很多时候,过往路人来小亭借点笔、纸、打火机之类的小东西,张阿姨寻思着能方便大家,也很乐意。
“扎根”北海已经13个年头的张阿姨,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我喜欢北海,这里空气好、环境好,冬天跟春天差不远。也喜欢这里的人,虽然不像我们家乡人那么外向健谈,但人都很好,讲信用。”张阿姨说,她对北海并非是“日久生情”,而是“一见钟情”。
“2000年,我第一次来北海,当时我惊讶了,这是冬天吗?确实是冬天!但满眼都是翠绿,暖和的阳光拥着你,让人觉得温暖惬意。”张阿姨对北海的暖冬惊喜不已。“我们那里冬天别说是绿色,树上哪里还有叶子,都只剩秃秃的树枝。一下雪那么厚,白茫茫一片,人一外出就要蜷缩着,太冷了。”张阿姨比划着,感叹道。也因此,张阿姨一来到北海就离不开了,不久后一家人都在北海住下来,一住便是十几年。
春节快到了,张阿姨还是会有些许“乡愁”。“我们在北海算久了,但是亲友都不在身边,生活圈子小,过年年味比较淡。我们那里年前便会宰杀整头猪,砍成馒头状的方块,撒上盐用坛子存放好,等来客或要吃时再拿出来。除夕晚一家人包饺子也是热热闹闹的。初一,我们全家出动去给村里年纪大的老人拜年,然后挨家挨户去向邻里贺新年,主人会端出酒水热情款待。家里有老人的,村里人便会一拨一拨地来拜年,非常热闹。不过,我们有个习俗,就是必须要在10点之前回家,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张阿姨念叨着家乡的过年习俗,很有些怀念。
张阿姨觉得,北海过年是外面比家里热闹,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很喜庆。每逢年初一,北海人喜欢邀约亲朋好友逛街,所以许多商店初一就开门做生意了,张阿姨只得“入乡随俗”,没有像在老家一样闲到过了“十五”才干活。起初,张阿姨认为这样过年“年味”太淡,但待的时间长了,她反而觉得这样过年挺充实、快乐的。
“像去年春节,我年初一就早早来到便民亭开门营业。海门广场上已经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布置,树上挂上谜语,地上摆上活禽……过不久,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陆续来了,猜谜语的,圈活禽的,往小碗里扔乒乓球比赛的……很多小游戏,赢了可以拿红包,领活禽,新年开头赢个好彩头,大家非常开心,笑声不断。”张阿姨对于店门前的这些新年游乐活动乐在其中。原先她的一些老乡留在北海过年不知道怎么玩,春节都在家睡觉,张阿姨就把老乡们也邀到海门广场,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过新年。
“只要家人在,在哪里都是过年,高兴就是过年,过年就要高兴。”谈及过年的感觉,张阿姨这样说。来源北海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