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胜景
合浦的书香文化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合浦的书香文化不但随着时代变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积淀特色,扩展内涵,因此产生了许多传奇故事、事典,如我们在此前提到的“合浦珠还”赋出状元、修建文昌塔的由来、神龟地的传说等等。还在珠乡的景观文化中留下了精彩的篇章。府学孔庙被列为古代的“廉阳八景”(或称“廉州八景”)就其中之一。
合浦的“廉阳八景”起于宋,盛于明清,虽然各个朝代对“廉阳八景”的列名排序各有不同,但也是在大同小异之间,比较一致的认定了北海合浦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名胜景观有:东山叠翠、天涯驿路、还珠亭、南浦生珠、石桥仙艇、海角潮声、泮池夜月、阜市人烟。这就是“廉阳八景”的由来。现在这八景有迹可寻的还有三处:一是石桥仙艇,即闸口镇的仙人桥;二是海角潮声,即廉州中学内的海角亭,但也只看见亭已听不到潮声了;三是泮池夜月,即今廉州青云路孔庙里的泮池。但泮池已填,只有夜月照孔庙。
孔庙泮池的魅力何在,为什么得以列为“廉阳八景”之一呢?
在存于典籍描述“廉阳八景”的古典诗词中,最有代表性的《泮池夜月》有两首,一首是明代廉州府知府朱勤写的,另一首同是明代的廉州府知府饶秉鉴。
朱勤的《泮池夜月》中的一句“此去广寒浑咫尺,好攀仙桂莫从容”,生动地反映出科举应试的紧迫和艰辛,以及考取功名对仕途的重要性,由此衬托出府学在读书人乃至做官者的心中的地位与权威,今天我们就不再复述。在这里,让我们通过明代廉州府知府饶秉鉴的《泮池夜月》诗来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饶秉鉴的这首《泮池夜月》是这样描述的:
水满池塘月满天,夜深水色绝胜妍。
天边露卷蟾斜映,波底云收镜倒悬。
光湛玉壶清皎皎,影涵银汉净娟娟。
登临自觉殊人世,疑到广寒宫殿前。
这是一首以景托物的诗。开始的两句:“水满池塘月满天,夜深水色绝胜妍。”写的就是泮池景色。“池塘”指的是廉州府学孔庙的泮池。泮池,也称月池。泮池意即泮宫之池。泮宫是古代学宫的代称,因春秋时鲁国建学宫于泮水之上,后为诸候读书的地方。到了汉代,称生员入学为入泮,泮宫也就成了学校的代称。
泮池上有状元桥,为圆拱石桥,只有考上状元的人才能从桥上通过。泮池旁还立有一块两米高的石碑,石碑上刻八个大字:“文武宫员至此下马”。由此可见,廉州府学孔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出自如的。古代廉州府学孔庙辖钦廉四属(即今北海市、钦州市、防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的科举取士考试,要进入廉州府学孔庙内读书,需要秀才以上的资格才能进入其中深造。府学中设泮池意为有科举功名身份的人聚集之所。由此可见,府学孔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出自如,也不是谁不可以随时随地的到泮池去玩玩的,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天边露卷蟾斜映,波底云收镜倒悬。”这两句是描述站在泮池边,或者是站在泮池状元桥上抬头举目看到的景色。“天边露卷蟾斜映”中的“蟾”,就是明月。古人称明月为蟾宫,蟾是简称。蟾斜映,是指月亮斜照在孔庙的楼台檐角之上。这一描述,顿使人联想起苏东坡词中描述的“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同的是,月光下的泮池边人不是因为“何事长向别时圆”而发出旅愁之叹。而是在府学孔庙里挑灯夜读倦意袭来之际,信步泮池以舒解心悃。从“波底云收镜倒悬”一句得知,此时是碧空无云,皓月倒影,如一面铜镜沉于池中。池水、月影、楼台、檐角,有如此一幅中国特有的精美的水墨画,尽显清幽闲恬气象,由此可见当年府学孔庙的优美景致,确是读书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置身在孔庙泮池之间,不可能只是为了单纯的观景悦目。从诗的后四句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种迫切的学以致仕,求取功名情怀:“光湛玉壶清皎皎,影涵银汉净娟娟。”这两句的描述虽然是从地上的泮池景色转到了天上月宫,但在光洁的月光下,遥望碧落苍穹中灿烂银河,使人不禁产生了“登临自觉殊人世,疑到广寒宫殿前”攀蟾折桂志气。
正因为蕴含了这样的书香意境,孔庙里的泮池不仅是在“廉阳八景”中独显书香风雅,更以此成为古代教育权威的标志象征。廉州府学孔庙也因此成为的凝聚书香留韵最浓厚的地方,寄托着人们深远的书香期待。
据清代道光年间《廉州府志》记载,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五月,泮池旁突然长出了一株三色五枝的大灵芝。此事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认为是圣朝德政教化所致。官府为此还专门在孔庙大门南侧附修建了一座“瑞芝亭”,使得孔庙于庄严之中又多了几分神奇。
而泮池旁的草木也成了有灵性的神物。如泮池畔有一株古红棉树,花色橙红,每到春暧花开,便绽放如燃,是文人骚客,雅士书生仰慕之处。民间则认为这株红棉树是文曲星君的罗伞,更是顶礼膜拜。每年花开的时侯,府城中的居民都会去把落地的花朵捡回家晒干作药备用,据称该树对小儿具有镇惊宁神之功效,如有小儿受惊啼哭不止,一些老人就把小孩抱到树下安抚。这本来是泮池旁,古树下的环境安宁幽静,小儿往往到此受环境影响,心神安宁不再啼哭。老人们却因此视为神树,还到树下设了香坛,岁时祭拜。在古时候,小孩入学读书,举行了开笔礼之后,家长也会带孩子到红棉树下抚摸树干祁愿,称此举能使小孩获得文曲星君的保祐。
当然,合浦书香文化所成就的书香胜景,远不止于“泮池夜月”一处。如从还珠书院到海门书院的传承过程中,官府和社会各界为了营造一种优良的求学成材环境,先后围绕着书院修筑了漾江轩、浮碧榭亭、凝碧轩、奎文阁、砥柱亭等,使之与海角亭、天妃庙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庭院环列,楼阁耸立,重檐复道,曲栏逥廊,差峨巍然,江流水榭的书院景观群。此外,还有急公兴学坊、乾德大生坊、太邱书院、廉湖书院等等。对此,《海门书香》都会为大家一一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