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热点] 曾为躲清剿捧子弹扔粪坑—听“老交通员”回忆革命轶事,追寻南山红色记忆(图)

[复制链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为躲避清剿捧着子弹扔粪坑

    “捷报站”建立后,不仅在传递情报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一些解放武装队伍的休整和补给点。
     一次,一支武工队正在“捷报站”补给煮红薯,突然遭遇当时公馆地区的国民党军官大队正在前来
袭击清剿。时间紧迫,情况危急,为迅速转移,补给的武工队队员们只能捧着半生不熟的红薯迅速撤退,但在匆忙之中遗失了一些子弹。范先榕见状连忙急中生智,迅速拾起子弹后一路奔跑,装作是粪便扔进了粪坑,军官大队由此扑了空,最后只能怏怏而去。
IMG_7987.jpg

    “当时没想那么多,“捷报站”是隐匿的,留下子弹会危及“捷报站”和武工队员们安危,不过扔进粪坑后等军官大队的人一走,我们还捞了起来。你们这一辈人可能都不知道那时的子弹对有多珍贵,几乎就跟金子一样呢。”
    范老先生声音洪亮,眼里始终闪着光芒,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日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火线入党范先琪

    范先琪在“捷报站”建立前就已受当时隐蔽在公馆中学教书并从事地下活动的中共地下党人张进煊,还有在南山地区从事地下活动工作的廖世津、张书坚等人革命进步思想的影响,范先琪逐渐接受革命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今南山小学旧址创办农民夜校,传播革命思想。
IMG_3896.jpg
位于公馆南山小学旧址内的农业夜校

    在“捷报站”建立后,范先琪先后任副站长、站长。解放战争时期组织创建南山武工队任队长、部队排长、连队指导员等。1946年,在一场夜晚战斗隐蔽待命空隙,范先琪被部队党组织批准火线入党。战斗隐蔽时他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待命,在面对身旁的战友被机枪扫射中胸膛英勇牺牲后,强忍悲痛与蚊虫叮咬,坚守到天亮。并在冲锋号响起时,抱着炸药包,将设置在眼前的敌人暗堡成功炸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孤身入匪巢 活捉匪团长

    解放后的1950年初,合浦部分地区的土匪横行肆虐,为祸乡里,多个乡镇府和机关被攻陷、抢掠和毁坏。个别匪首甚至公开操练土匪和自封“合浦县长”,一时间合浦县内的土匪多达6000余众,气焰十分嚣张。而这些土匪的“靠山”都源于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在为北海涠洲岛龟缩建立的指挥部,他们向合浦的土匪提供军火,并通过电讯遥控土匪作乱。
    当时任合浦县公安局局长朱伟及公安中队指导员的范先琪收到当时县城东郊清水江一名群众喊冤呼救,称受到了活动在南康、福成、北海、党江一带的土匪邓丁秋威胁,要全村五日内在东城庙上缴1000光洋,否则将血洗全村。邓丁秋当时有400余匪众,行事手段残忍,心狠手辣。

    得知情况后,范先琪与朱伟商议,决定假扮村民趁机活捉匪首邓丁秋。由于当时县公安局骨干大部被抽调剿匪,留下多为缺乏实战新战士。土匪心狠手辣,任务十分危险,但为使计划顺利进行,已有多次战斗经验的范先琪主动请缨,向朱伟提出了由自己来执行任务。

    范先琪用布袋装石子伪装做好了“钱袋”后,带着一名排长和一名战士与前来呼救的群众于约定交款的前一天晚上潜入东城庙。经过一夜潜伏,最终抓获一名前来接头取款的土匪。得知并不是匪首邓丁秋后,范先琪便对土匪进行了人民政府“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立功受奖”政策教育,土匪同意合作带路,并与匪首邓丁秋约定交款地点,但邓丁秋仅允许一名村民前来交款。在与土匪交流中,范先琪得知目前邓丁秋近期每晚都会只身与各路匪在一个村中密谋事宜,招兵买马。得知情况,范先琪随即安排排长和战士秘密跟随自己并伺机埋伏。



建筑 (8).jpg

南山红色革命老区纪念馆内展出的革命先烈照片及故事。



    在土匪带路下,经两个小时赶路,终在常乐方向一个叫丁子塘村的大水塘与匪首邓丁秋遭遇。当时邓丁秋身穿白色西装,带着墨镜,手拿“事刁棍”,一副乡绅土豪打扮。在土匪确认是邓丁秋后,范先琪当即冲出,邓丁秋见状立即拔腿逃匿,范先琪随即拔枪连开三枪通知排长和战士并一路追击,终在村里一村民家中,将潜藏在床底下,手里还持着一把菜刀准备负隅顽抗的邓丁秋成功擒获。由于当时并未惊动村中其中几名土匪,范先琪一行趁着夜色连夜将邓丁秋押回了公安局审讯。

    审讯掌握情况后,翌日清晨,范先琪带领一个排来到邓丁秋家中,成功起获了十几皮箱珠宝、部分文件及十多条枪支,还有搜出了“国民党青年党反共救国军第十团团长邓丁秋”的印鉴,成功将邓丁秋这一土匪团伙瓦解。
从参加革命至解放初期,范先琪共参加大大小小战斗50多起,除以上故事,他还留下了单枪匹马渡海侦察记(解放涠洲岛时期)、在日寇小钢炮轰炸下带领武工队舍命伏击日寇车队、巧施空城计退兵等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猛张飞范八爷”——范先文

    在公馆南山涌现的革命代表人物中除范先琪,范绍球、范先文等也在当年的烽火岁月中留下了众多的故事。我们从范先文儿子范利口中了解到范先文参加革命期间的传奇故事。

    范先文,因家中排行第八,村中人称:范八。自小与范先琪长大,两人为同村同辈,在范先琪创办的夜校时期,范先文逐渐接受先进的革命思想,带着一把长柄大刀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曾与范先琪一起参加伏击日军运输车队等战斗,并参与公馆南山创立武工队组建,在武工队与叶逢超领导手枪队,任副队长,带领武工队参加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
IMG_7814.jpg
范先文

铲除东城乡 击毙伪乡兵

    1947年6月,粤桂边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团成立后,首战便就发动了铲除东城乡的战斗,范先文手持两把驳壳枪,与叶逢超在战斗中带领突击队一路冲锋,攻入乡公所后遭到数名乡兵持枪负隅顽抗。在范汝顺等突击队员配合下,范先文成功击毙了这几名平时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迫害革命群众及捕杀革命同志的乡兵。
    1947年至解放,范先文几乎参加了发生在合浦东片大小战斗。战斗中,范先文常常一马当先带头勇猛冲锋,由于战绩突出,令敌人胆寒,范先文成为当时大廉山地区赫赫有名,人送外号“猛张飞范八爷”,“范八爷”名号因此而来。
    1947年,经陈铭璧等人介绍,范先文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春,公馆地区组建武工队,范先文发动十多名参加武工队。同年,范先琪从受命从部队回南山组建南山武工队,武工队建立后,范先琪任队长,范先文任副队长。


妙计退敌兵

    1948年7月,南山“捷报站”接到公馆地下党南山情报站情报:驻公馆的军官大队将到南山革命老区进行围剿扫荡。由于近期恰逢上级领导梁国珍(谭俊同志的夫人)、何醒予刚从六湖老区转移至南山,为保证地下党领导安全,武工队队长范先琪与范先文决定先发制人,勇闯将要带队围剿扫荡南山的军官大队副大队长家,将其母亲、妻子、弟弟就弟媳四人关起并讲述共产党有关政策,后在该副大队队长带队即将进行围剿时,其母亲出于惧怕途中苦劝其放弃围剿计划,使其最终投鼠忌器,放弃了围剿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1948年至1949年期间,范先文先后参加了多次战斗,留下了活捉国民党军官营长李耀武、夜袭保二团军官及在被军官大队围剿战斗中,驳壳枪点射击毙山顶机枪手,缴获轻机枪等战斗故事。

IMG_7930.jpg
范利(范先文儿子)与范绍榕(右)老人交谈。

    解放后,范先文由于在革命时期负伤并积劳成疾,政府给予优待并安排回乡休养。上世纪60年代末,因意外事故离世。由于“范八爷”在儿女面前鲜少提及自己的经历,所以多年后关于他
革命时期的故事鲜少流传,基本随着他与战友们的相继离世而湮没于时间。


早将生死两相忘,不与安危计短长。
日歼乡丁东城乡,夜袭黄狗保二团。
赤胆忠心为革命,惩凶除恶铲顽强。
往事已随云水逝,英雄事迹应宣扬。

    这是范先文儿子范利在父亲去世多年后,走访与追寻父亲当年战斗故事时,父亲的战友范汝纯写给其的一首诗,题目为【虎胆英雄范八爷】,用于纪念与缅怀“范八爷”在革命时期的战斗中展现出的英雄战斗精神和事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5 16: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剿匪老兵范绍球

    就在范先琪,范先文等接受革命思想洗礼时,南山村的另一个正直少年也在逐渐成长并接受着革命的思潮,并在日后的解放与剿匪战斗中,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及赫赫有名的“剿匪老兵”——范绍球。我们从范绍球的孙子提供一份自己口述亲人代笔及其弟弟范绍坚口中,了解到了这位剿匪老兵参加革命的过程。
    范绍球儿时曾就读私塾与南山小学,就读小学期间受革命影响,参加了当时由地下党组织的合浦县东三团抗先队宣传活动,在公馆圩上游行示威并组织话剧,宣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IMG_8081.jpg
范绍球孙子讲述范绍球革命时期轶事

    1945年,由于与中共地下党人士陈基俊、陈铭璧有亲戚关系,范绍球在两名地下党关怀及教育影响下,逐渐对中国共产党及革命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于陈铭璧夫妇在公馆进行地下活动和工作时常借住于范绍球家,范绍球也因此常常为其作安全掩护在南山村群众中开展革命思想教育,并与范先怀等通过夜校,组织民兵等形式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1.jpg
年轻时的范绍球。

    1947年,经罗琪星、范先琪介绍,范绍球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组织民兵、办夜校等通讯工作。1949年底,大廉山地区的第一个乡镇人民政府——上廉山乡人民政府成立后,范绍球与范先怀成为乡中队领导及骨干。
IMG_8076.jpg
范绍坚老人讲述范绍球革命时期轶事

    上廉乡政府成立后,驻地设在南山小学,由于新中国成立,当时的合浦各级政府工作重心均放在支援解放海南岛各项工作上。保卫新政府的任务落到了区、乡武装力量身上。解放初期,合浦地方土匪趁新政府根基未稳,纷纷趁机作乱,围攻新政府,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作为乡中队长的范绍球带领只有几十人枪的队伍和土匪展开了无数次的战斗。留下保卫新政权、坚守石头湖城堡等剿匪及接应陈一林、迎接解放军等战斗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6 08: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公馆南山革命堡垒户众多,在范绍球参加革命后的同时,家里也成了当时“捷报站”的情报联络点壁垒户。范绍坚也成了联络点的一名小“交通员”,负责在附近和周边各个分站联络点进行情报传递。初生之犊不畏虎,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年纪尚小,但范绍坚却跟随并参加了地区内的中共武装力量在公馆南山的部分战斗,并在战斗中表现英勇。
IMG_8107.jpg

    与范先榕老人一样,如今的范绍坚老人已89岁高龄,接近耄耋之年,但依然头脑清晰,行动自如。为表彰其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浦武装斗争中支持革命作出的贡献。1985年,合浦县委、政府向他颁发了光荣证书。据了解,鉴于公馆南山地区人民群众对于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南山村先后有二十多户人家被政府正式授予光荣证书及被公馆南山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研究会授予“革命堡垒户”称号。
IMG_80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6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一面锦旗里饱含深厚革命友谊

    “翻过了山坳,入到您家,在革命危难关头,您家接连起东西革命联络”。
    1951年,为表彰“捷报站”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作出的贡献,当时的合浦县第八区人民政府送来一面锦旗。话虽短,但字字句句间却饱含了那段艰苦斗争岁月中,“范二十婶”一家及“捷报站”对于革命的帮助和作出的贡献,更概括了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捷报站”与中共革命人士结下的深厚友谊。

IMG_8071.jpg

    如今,范先榕、范绍坚老人都也已年逾杖朝并近耄耋之年,但所有的故事与经历,所有在那个艰难困苦年代的故事,都仍大部印刻在他们的脑海。红色的锦旗与证书是他们与南山革命先辈们一路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并在光明途中浸染上了鲜艳红色的最好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6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2014年,公馆南山因南山人民在革命时期的突出贡献被北海市人民政府批为红色革命老区,南山村列为革命老区村。南山小学旧址已被设立为公馆南山纪念馆,馆中布展了自抗日及解放时期珍贵文物及照片。
    2014年至2018年,纪念馆先后被合浦县、北海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7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关工委、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列为广西首批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IMG_70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8-7-26 19: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岁月已逝,硝烟弥散,英雄们多已容颜苍老或逝去,很多未知的故事也已随着时间被尘封。但公馆客家儿女们在革命事业中用信仰与热血,谱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革命诗篇却至今为人传颂。他们的革命抗争史作为重要代表和见证,与北海和合浦恢弘革命历史进程一路紧密相连,一路沉浮,一路从黑暗走向光明,体现出合浦珠乡英雄儿女在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面对侵略者和黑暗统治下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和勇于斗争的优秀品格。
    正如风门岭合浦革命烈士纪念碑立碑之初的碑文所刻:烈士英名与山海同在,珠乡英雄儿女的光辉形象,永放光芒。让革命雄风浩气,万古长存!(完)
IMG_8061.jpg
范先榕、范绍坚及走访人员“捷报站”前合影。


全文故事部分根据:
范先榕、范绍坚及革命家属等回忆口述
历史资料来源:【合浦党史】&吴彩珍主编、范翔宇文稿总撰、范一鸣摄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热血春秋】
感谢:公馆南山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研究会
以及范维、范利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