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西场少年抗日先锋队队旗。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珠乡北海和神州大地一起,迸发了抗日救亡的冲天浩气。合浦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合浦战地服务团”、北海民众抗敌后援会”、抗日服务团”、廉中救亡工作团”、“合浦抗日先锋总队”、抗敌同志会”、廉州妇女抗敌后援会”等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廉州、北海、西场、公馆、白沙、闸口等地相继成立包括文化界、青年、妇女、店员、渔民、农民等参加的抗日团体组织。合浦抗日少年先锋队就是其中之一。
抗日少年先锋队是中共领导下爱国少年组织的抗日团体。最初是在陕甘宁边区成立,先后颁发了《陕甘宁边区抗日少年先锋队组织条例》和《抗日少先队章程》。《条例》明确提出:少先队以加强青年军事训练,锻炼青年体格,发扬青年抗战积极性,武装青年,动员青年保卫边区,增加抗战力量为宗旨。”凡边区14岁至23岁的男女青年,体格健壮并赞同本队宗旨,遵守本队纪律者,依照入队手续,均可加入本队为正式队员。”有“受本队军事与政治教育之权”和“参加保卫边区之各种工作,如维持治安,警备戒严 、动员参战、执行一切工作决议”的义务。
1938年11月西北青年救国会在延安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发表了给全国青年的宣言,通过了《抗日少年先锋队章程》和《儿童团组织章程》。抗日少年先锋队由此推向全国。
1938年11月,中共合浦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国民党驻军一七五师政治部主任林增华建立了合浦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合浦抗日少年先锋队归属于合浦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抗日少年先锋队主要是由十六岁以下的少年组成,任务是宣传打日本,侦察敌情抓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尊敬抗战官兵,帮助抗属做事,还向工商界、工人、农民募捐,慰劳前线抗日将士。
在“走访革命老区”的活动中,笔者在搜集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一张“合浦县西场少年抗日先锋队”队旗的照片。笔者经过无数次的寻觅搜索之后,终于在一些老同志的回忆中了解到了合浦少年抗日先锋队史迹的一些简略情况。
合浦县西场少年抗日先锋队成立于1938年底,负责人是陈国强、区呈禧、李思第。西场少年抗日先锋队的组织人数发展到最高峰时,共有队员279人,组成大队建制。下设锄奸、缉私、防空、军事、募捐、宣传等小组。缉私组曾缉获走私日货十多担。西场少年抗日先锋队还配合青年抗日先锋队设卡检查走私日货。在检查走私日货时,为了向群众做工作,还边检查边唱着自编“缉私歌”:走私货,真便宜。奸商人,贪小利。可是我问你,卖得的匹布,赚得几多钱?但是敌人拿了你的钱,立即攒起变成大飞机。一架架,一架架,将来都被炸弹炸死你!”虽然从现有的资料中搜索到的只是合浦少年抗日先锋队活动的零散片段,但也从中可见抗日战争时期合浦青少年的报国情怀和热血志向。遗憾的是,当年的少年抗日先锋队队员们存世至今者已是凤毛麟角了。
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笔者终于找到三位少年抗日先锋队队员的名字,三人中有两位年近90,且抱病在身,笔者不忍打搅。但有幸见到了于1938年参加合浦少年抗日先锋队的张振钿老先生。张振钿老先生告诉笔者,他参加合浦少年抗日先锋队时只有十三岁,当时主要是在青年先锋队的带领下,参加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廉中礼堂里排练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排练好了节目之后就到街头和附近的乡村演出。那时候,日寇的飞机多次来轰炸廉州,他们排练的廉州礼堂也被日寇的飞机炸毁了。为了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他们曾暂时离开廉州。日寇飞机轰炸过后,他们又回到廉州,在中山公园等处继续开展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还积极参加各种募捐活动,为前方的战士募集衣物钱粮。
张振钿老先生还为笔者描述了当年少年抗日先锋队队员的形象:头戴壮丁帽,脚穿草鞋,胸前别着少年抗日先锋队的布胸章……听着张振钿老先生的讲述,笔者眼前蓦然间出现了一幅画像:一队十多岁的少年抗先队员,手中摇着三角形的旗子,穿行在街巷之中,不停呼喊着抗日救国的口号,渐行渐远……
|